[拼音] bù tān wé bǎo
[释义]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、崇高,也表示廉洁奉公。
[出处] 《左传 襄公十五年》,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。
[拼音] bù xián bù dàn
[释义] ①平平淡淡;普普通通。②指冷言嘲笑。
[出处] 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周炳仍然在不咸不淡地教书。”
[拼音] bǎi zhé bù qū
[释义]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、动摇。形容意志坚强。
[出处] 清 恽敬《〈卓忠毅公遗稿〉书后》:“一旦竟成其名,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,必不能千百年之后,人人变色动容,有一百折不屈之人,如在其心,如出其口,如忠毅、方学士、铁尚书者也。”
[拼音] bù chéng fāng yuán
[释义] 方圆:借指规矩。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,不成样子
[出处]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
[拼音] bù niàn jiù qíng
[释义] 指人原则性强,不记挂过去的情义
[出处] 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否则我上台后可不念旧情,就算你们跪下来求我,我起码也得把你们送进集中营。”
[拼音] bù xiào zhī zǐ
[释义] 不孝顺的子孙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2回:“不孝之子宋江,自小忤逆,不肯本分生理,要去做吏,百般说他不从。”
[拼音] bù tōng wén mò
[释义] 通:精通;文墨:指写文章、著述等。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5回:“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,与他相交时,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,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,是个好男子。”
[拼音] yī bǐ bù gǒu
[释义] 不苟:不苟且。一笔一画都很认真;毫不马虎。
[出处] 清 沈初《西清笔记 纪名迹》:“前后一笔不苟,功力如此,洵神技也。”
[拼音] liáng yǒu bù fēn
[释义] 莠:狗尾草,比喻坏人。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,难以区分
[出处] 《清史稿 吴杰传》:“未剿遽抚,良莠不分。兵至,相率归诚;兵退,复出焚掠。”
[拼音] yī háo bù gǒu
[释义] 犹一丝不苟。
[出处] 清·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:“断断是再来人,一毫不苟,一丝不挂,诚然而来,诚然而往。”
[拼音] kǒu chū bù xùn
[释义] 逊:恭顺;谦逊。说出的话非常不谦逊;没有礼貌。
[出处] 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16回:“他说我讹他,还口出不逊,打了我一顿,求老爷公断。”
[拼音] bù fēn zhǔ cì
[释义]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
[出处] 王朔《动物凶猛》:“虽然这三种说法不分主次,都有同样有力的证人和很难杜撰栩栩如生的细节,我还是一下就相信了最后一种说法。”
[拼音] yī zì bù shí
[释义] 一个字也不认识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主儿或是年老的,或是貌丑的,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,你却不肮脏了一世。”
[拼音] mì bù kě fēn
[释义] 密:紧密;分:分割。形容十分紧密,不可分割
[出处] 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。”
[拼音] yī shí bù zhōu
[释义] 周:齐备。形容衣食缺乏,生活困窘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二十七:“我今衣食不周,无力婚娶,何不俯就他家,一举两得?”
[拼音] gōng zhèng bù ē
[释义]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
[出处] 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九卷:“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,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,可谓贤矣。”
[拼音] yǒng bù mó miè
[释义] 永远不会消灭。常指光辉事迹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创造者》:“你们是永不磨灭的太阳,永远高照着时间的大海。”
[拼音] shí bù chóng wèi
[释义] 味:菜肴。吃饭不要两样菜肴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[出处]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食不二味,坐不重席。”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越王勾践食不重味,衣不重采,吊死问疾,且欲有所用其众。”
[拼音] dé bù chóu shī
[释义] 见“得不偿失”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西羌传论》:“军书未奏其利害,而离叛之关已言矣。故得不酬失,功不半劳。”
[拼音] fēn wén bù zhí
[释义] 直:同“值”。一分钱一文钱也不值。形容没有任何价值。
[出处]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八:“有人赞叹此事,如虎带角;有人轻毁此事,一文不值,一等是恁么事,因什么毁赞不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