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mō mén bù zháo
[释义] 指莫名其妙
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一顿夹七夹八,骂的范进摸门不着。辞了丈人回来。”
[拼音] cùn tǔ bù ràng
[释义]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,寸土不让。”
[拼音] liù shén bǔ ān
[释义] 六神:道家认为人的心、肺、肝、肾、脾、胆各有神灵主宰,称为六神。形容惊慌着急,没了主意,不知如何才好。
[出处] 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三十二:“凡人卧,头边勿安放火炉,令人六神不安。”
[拼音] mián mián bù jué
[释义] 指连续不断
[出处] 《逸周书 和寤》:“绵绵不绝,蔓蔓若何?”
[拼音] fàng zòng bù jī
[释义] 谓恣意行事,不受约束。
[出处] 《晋书·外戚传·王濛》:“濛少时放纵不羁,不为乡曲所齿,晚节始克己励行,有风流美誉。”
[拼音] miǎo bù zú dào
[释义] 非常微小,不值得一提
[出处] 沙汀《老烟的故事》:“对于一个生活在空隙当中的人,却又是多么的渺不足道呵!”
[拼音] mǎn bù zài yì
[释义] 全然不放在心上,不当一回事
[出处] 巴金《复仇集 不幸的人》:“这是一只破旧的提琴,他拿着弓满不在意地拉着。”
[拼音] háo bù dòng yáo
[释义] 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
[出处] 毛泽东《愚公移山》:“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,毫不动摇,每天挖山不止。”
[拼音] mō tóu bù zháo
[释义] 指莫名其妙,不知所措
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赵氏听了这话,摸头不着,只得依着言语,写了一封字。”
[拼音] chén mò bù yǔ
[释义] 指一言不发
[出处] 沈从文《沅陵的人》:“这是一群默默无闻沉默不语真正的战士!”
[拼音] pái huái bù dìng
[释义] 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
[出处]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严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,毫无主意地转游,何去何从徘徊不定。”
[拼音] huāng miù bù jīng
[释义] 不经:不合常理。形容虚妄离奇,不合情理
[出处]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四卷:“留枕之说,荒谬不经,考阿甄与陈思,年齿悬殊。”
[拼音] cuò luò bù qí
[释义] 形容极不整齐。
[出处] 叶圣陶《皮包》:“十多封来信……开口处错落不齐,是随手撕的。”
[拼音] mù bù rěn dǔ
[释义] 睹:看。眼睛不忍看。形容景象很凄惨。
[出处] 清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:“而军士之折臂断足,血流殷地,偃仰僵仆者,令人目不忍睹。”
[拼音] lè cǐ bù juàn
[释义] 此:这。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。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 光武帝纪》:“我自乐此,不为疲也。”
[拼音] rén lǎo xīn bù lǎo
[释义] 指人虽然老了,但有一颗年轻的心
[出处]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他这个汉子,人老心不老,有朝一日,会靠不住的。”
[拼音] fāng cùn bù luàn
[释义] 方寸:指心。心绪不乱。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。
[出处] 唐·吕温《凌烟阁勋臣赞·屈突蒋公通》:“……徇日,方寸不乱。”
[拼音] hán hú bù qīng
[释义] 躲躲闪闪,缺乏明确的表态。模棱两可,暧昧
[出处] 邓小平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:“各级党组织直到每个支部的态度都要十分坚定,不能有任何游移不定、含糊不清的表现。”
[拼音] fàn ér bù jiào
[释义] 犯:冒犯;校:计较。别人冒犯了;也不计较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泰伯》: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[拼音] chǒng rǔ bù jīng
[释义] 宠:宠爱;辱:羞辱。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;即把得失置之度外。也作“不惊宠辱”。
[出处] 《新唐书 卢承庆传》:“承庆嘉之曰:‘宠辱不惊,考中上。’其能著人善类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