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hàng hé xià mù
[释义]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。
[出处] 元·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二折:“常则是户静门清,上和下睦,立计成家,众口流传。”
[拼音] lǎo sǐ yǒu xià
[释义] 牖:窗。形容得享天年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假若误出误入,那有罪的老死牖下,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,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,是没有眼睛的么?”
[拼音] shàng shàng xià xià
[释义] 上面下面,往上往下,上级和下级,泛指单位的整体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3回:“今夜又该我们两个捕猎,和十数个乡夫在此,上上下下,放了窝弓药箭等他。”
[拼音] míng mǎn tiān xià
[释义] 天下闻名。形容名声极大。
[出处] 先秦 管仲《管子 白心》:“名满于天下,不若其已也。”
[拼音] wù shī jū xià
[释义] 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。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。
[出处]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恶辱而居不仁,是犹恶湿而居下住。”
[拼音] shè xià quān tào
[释义] 引诱人受骗上当
[出处] 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七章:“头头们进行了形势分析,估计走资派既然设下圈套,是必有阴险目的的。”
[拼音] wú dí tiān xià
[释义] 天下都没有对手。
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则无敌于天下。”
[拼音] xià zhú kè lìng
[释义]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,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。
[出处]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五卷:“大姊净丝,便下逐客令。”
[拼音] shàng lòu xià shī
[释义] 上:指屋顶;下:指地面。形容房屋破旧,不能蔽风雨。
[出处] 先秦 庄周《庄子 让王》:“上漏下湿,匡坐而弦。”
[拼音] bù qī dì xià
[释义] 地下:黄泉之下。指人刚正不阿,坚持原则
[拼音] dǎ xià mǎ wēi
[释义] 官吏初到任时,严厉对待属员,并加以责打,以显示威风。后也指初见面时借故给人出难题,以显示自己的权威
[出处] 清·黄六鸿《福惠全书》:“执所携巴棍而毒殴之,名曰打下马威。”
[拼音] dù lǐ lèi xià
[释义] 眼泪往肚里流。形容有苦说不出。
[出处] 宋·叶绍翁《四朝见闻录》:“每遇天日清美,侍上宴集,才一思之,肚里泪流。”
[拼音] qiān gōng xià shì
[释义]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。
[出处] 《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》:“伯茂性聪敏,好学,谦恭下士。”
[拼音] wū xià gài wū
[释义] 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
[出处] 宋·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第19卷:“经意自明,苦人不知耳。屋下盖屋,床上安床,滋惑矣。”
[拼音] wǎng shàng nüè xià
[释义] 罔:欺骗;虐:侵害。指瞒上欺下
[出处] 明·宋濂《元史·耶律楚材传》:“此贪利之徒,罔上虐下,为害甚大。”
[拼音] héng xíng tiān xià
[释义] 横行:纵横驰骋,毫无阻挡。形容遍行天下,有受阻碍。亦形容东征西战,到处称强,没有敌手。
[出处] 《荀子·修身》:“体恭敬而心忠信,术礼义而情爱人,横行天下,虽困四夷,人莫不贵。”
[拼音] jù gāo lín xià
[释义]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,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
[出处] 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边防一》:“盖有土垒,则据高临下,敌必不克骤攻。”
[拼音] jiù tāng xià miàn
[释义] 比喻趁机行事。
[出处] 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63回:“只说是这畜牲怎么这等作变,却不晓得是天师就汤下面,奉承他这一番。”
[拼音] lín xià fēng dù
[释义] 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
[出处] 沈从文《菜园》:“母亲还是同样的不失林下风度。”
[拼音] nìngjiàowǒfù tiānxiàrén,xiūjiào tiānxiàrén fùwǒ
[释义] 负:辜负;休:莫,不要。宁可让我辜负一切人,不要让任何人辜负我。指极其自私自利的处世态度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回:“操曰:‘宁教我负天下人,休教天下人负我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