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tiān xià mò dí
[释义] 见“天下无敌”。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至是凡五十年,而公破绍,天下莫敌矣。”
[拼音] tiān xià tāo tāo
[释义] 滔滔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洪水弥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社会普遍纷乱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
[出处]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赵子龙磐河大战》:“方今天下滔滔,民有倒悬之危。”
[拼音] zhù rén xià shí
[释义]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。
[出处] 鲁迅《三闲集·通信》:“对于他们,攻击的人又正多,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。”
[拼音] yín wěi xià liú
[释义] 放荡淫乱,指人纵欲乱为
[拼音] jiǎ guàn tiān xià
[释义] 甲冠:第一。称雄天下。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,无与伦比。
[拼音] liǔ xià jiè yīn
[释义] 比喻请求别人的庇护。
[出处] 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武王荫暍人于樾下,左拥而右扇之,而天下怀其德。”
[拼音] shàng tuī xià xiè
[释义] 把责任推给上级,卸给下级,自己却不负责任
[拼音] wú xià ā méng
[释义]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
[出处] 晋 虞溥《江表传》:“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”
[拼音] xià xué shàng dá
[释义] 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
[出处] 《论语 宪问》:“子曰: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
[拼音] fù xià wǎng shàng
[释义] 附和偏袒同僚或下属,却欺骗君上。
[出处] 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附下罔上者死,附上罔下者刑,与闻国政而无益于民者斥,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,此所以劝善黜置业恶也。”
[拼音] huā xià shài kūn
[释义] 裈:有裆裤子。在鲜花下晒裤子。比喻不文雅,煞风景。
[出处] 唐·李商隐《杂纂·杀风景》:“花下晒裈。”
[拼音] nǎn yán hàn xià
[释义] 赧:因羞愧而脸红。颜:面容。形容羞愧到极点。
[出处]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七回:“公子誉之过情,令人赧颜汗下。”
[拼音] nài shàng zhù xià
[释义] 指畏首畏尾的很为难的样子
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23回:“刚才都在前厅上栽我,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,只恐娘嫌我嘴长耳大。”
[拼音] ōu niǎo bù xià
[释义] 鸥鸟不愿飞下来。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,加倍防范
[出处]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黄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沤鸟者,每旦之海上,从沤鸟游,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沤鸟舞而不下也。”
[拼音] qì shù háng xià
[释义] 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。形容非常悲伤。
[出处] 汉 班固《汉书 高帝纪》:“令儿皆和习之。上乃起舞,忼慨伤怀,泣数行下。”
[拼音] shé jiǎo bù xià
[释义] 挢:翘起。翘起舌头,久久不能放下。形容惊讶或害怕时的神态。
[出处] 《史记·扁鹊苍公列传》:“中庶子闻扁鹊言,目眩然而不瞚,舌挢然而不下。”
[拼音] shàng yì xià lòu
[释义] 谓上富下贫。
[出处]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制》:“筐箧已富,府库已实,而百姓贫,天是之谓上溢而下漏。”
[拼音] tiān gāo dì xià
[释义] ①比喻尊卑有别。②比喻各种情势。
[出处]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天高地下,万物散殊,而礼制行矣。”
[拼音] tōng shàng chè xià
[释义] ①谓从天到地。②从上到下。指所有的人。
[出处]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3卷:“天地是举其大体而言,鬼神是举其中运动变化者,通上彻下而言。”
[拼音] tā xià kū lóng
[释义] 比喻欠下了债
[出处] 阮章竞《赤叶河》:“今年你娶了媳妇,塌下十块钱窟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