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guī lǎo lín xià
[释义] 指回到幽雅处所,度过晚年
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翩翩》:“大业已归老林下,意侄已死,忽携佳孙美妇归,喜如获宝。”
[拼音] jiāng liú rì xià
[释义] 见“江河日下”。
[出处] 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既经非常之破坏,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,此所以祸乱相寻,江流日下。”
[拼音] jiàng xīn xià qì
[释义] 虚心下气。
[出处] 清·陈天华《警世钟》:“降心下气,和那平民党维新党,同心同德,不分畛域,共图抵制外国,一切大祸可免。”
[拼音] jìng xián xià shì
[释义] 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敬贤下士,乐善不倦。”
[拼音] kùn miǎn xià xué
[释义] 指克服困难才能求得知识
[出处] 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》:“虽生知安行之圣,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。”
[拼音] lín xià fēng yùn
[释义]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[出处] 明·徐渭《跋书卷尾一》:“谢道韫,虽是夫人,却有林下风韵,是谓秀中现雅。”
[拼音] lín xià gāo fēng
[释义]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[出处] 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13回:“因访知老先生令爱小姐,乃闺中名秀,又擅林下高风,诚当今之淑女。”
[拼音] lín xià qīng fēng
[释义]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[出处] 《天雨花》第一回:“我思女子之中,若通些文艺,必竟脱俗,就是不美,自有一种文雅可观,料不是油盐酱醋的恶气。必然言谈举止,都带些林下清风。”
[拼音] méi gāo yǎn xià
[释义] 脸上的表情变化。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
[出处] 《白雪遗音·世态炎凉》:“世态炎凉如作戏,眉高眼下,且自不提。”
[拼音] yuè xià lǎo
[释义] 唐·李复言《续幽怪录·定婚店》记载:唐朝韦固路过宋城,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。指媒人
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女真观》第三折:“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,俺两个衔环之报,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。”
[拼音] péi shēn xià qì
[释义] 谦躬屈节,低声下气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回:“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,赔身下气,情性体贴,话语绵缠。”
[拼音] pǔ tiān zhī xià,mò fēi wáng tǔ
[释义] 溥:通“普”,普遍,全。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
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北山》:“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
[拼音] qiān niú xià jǐng
[释义] 比喻事情棘手,很难办到。
[出处] 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15回:“至如负贩经商,登山涉水,吃烟人更是牵牛下井。”
[拼音] qiān gōng xià shì
[释义] 犹言谦恭下士。
[出处]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四一章:“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,对读书人十分珍重。”
[拼音] qīng shēn xià qì
[释义] 形容谦恭的态度。
[出处] 宋·陈师道《序》:“倾家破产,急士之穷,轻身下气,而交名胜。”
[拼音] xià sāi shàng lóng
[释义] 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:“川不可防,言不可弭,下塞上聋,邦其倾矣。”
[拼音] tǎn shàng tè xià
[释义] 谓心神不定,恐惧不安。
[出处] 《宋元戏文辑佚·张资鸳鸯灯》:“吃了万千控持,谙了无限磨难,受了多少忐上忑下。”
[拼音] tiān xià mò dí
[释义] 见“天下无敌”。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:“至是凡五十年,而公破绍,天下莫敌矣。”
[拼音] tiān xià tāo tāo
[释义] 滔滔:连续不断的样子。洪水弥漫,遍地都是。比喻社会普遍纷乱。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
[出处]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赵子龙磐河大战》:“方今天下滔滔,民有倒悬之危。”
[拼音] yún yóu tiān xià
[释义] 像行云一样在天下漂游,指漫游天下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7回:“山上有一老僧,法名普静,原是祀水关镇国寺中长老;后因云游天下,来到此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