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chì tǐ shàng zhèn
[释义] 阵:指战场。光着膀子上阵交战。比喻不顾一切,勇敢战斗。也比喻公然跳出来干坏事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9回:“许褚性起,飞回阵中,卸下盔甲,浑身筋突,赤体提刀,翻身上马,来与马超决战。”
[拼音] tiān shàng qí lín
[释义] 称赞他人之子有文才。
[出处] 《南史 徐陵传》:“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,宝志摩其顶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[拼音] gōng xīn wèi shàng
[释义] 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。
[出处] 晋 习凿齿《襄阳记》:“夫用兵之道,攻心为上,攻城为下;心战为上,兵战为下。”
[拼音] tài shàng wàng qíng
[释义] 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为情感所动。
[出处]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,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
[拼音] jì shàng xīn tóu
[释义] 见“计上心来”。
[出处] 元·张氏《青衲袄·偷期》:“计上心头,暗令家童私问候。”
[拼音] mǎi shàng gào xià
[释义] 贿赂上司,央告下人。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6回:“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,使用钱帛。”
[拼音] zhí shàng zhí xià
[释义] ①上下一贯。②从上到下,从头到脚。③形容陡直。
[出处] 《朱子全书》卷四:“凡事都分做两边,是底放一边,非底放一边。是底是天理,非底是人欲。是即守而勿失,非即去而不留:此治一身之法也。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,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,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,莫不皆然:此~之道。”
[拼音] tiān shàng shí lín
[释义]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。
[出处] 《南史·徐陵传》:“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,宝志摩其顶曰: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[拼音] tóu shàng mò xià
[释义] 第一次,初次。
[出处]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19回:“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,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!”
[拼音] qī shàng yā xià
[释义] 欺骗上级,压制下级
[拼音] shàng xià tóng xīn
[释义] 上下一心。
[出处]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七章:“自成虽然新遭大败,但此人百折不挠,锐意进取,加之重要将领均在,上下同心,亲密无向,又善于整饬军纪,救民之急,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,重振旗鼓不难。”
[拼音] rén jiān tiān shàng
[释义]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。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。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。
[出处] 唐 崔颢《七夕词》:“仙裙玉佩空自知,天上人间不相见。”
[拼音] rè guō shàng lóu yǐ
[释义] 形容心里烦躁、焦急,坐立不安的样子。同“热锅上蚂蚁”。
[出处] 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九回:“这壁厢太子与杨素,是热锅上蝼蚁,盼不到一个消息。”
[拼音] sǔn shàng yì xià
[释义] 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。
[出处] 《周易·益》:“益,损上益下,民悦无疆。”
[拼音] shàng tǔ xià xiè
[释义] 呕吐与腹泻。指人患病
[出处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50回:“化及见军士焦头烂额,后忽然又上吐下泻,一齐病倒,便放声大哭。”
[拼音] ài shàng ài xià
[释义] 碍:妨碍。妨碍做事,使人感到不方便
[拼音] chuáng shàng dié chuáng
[释义] 比喻多余和重复。同“床上施床”。
[出处] 明 徐渭《序》:“而传注讲章,转相缠说,未免床上叠床。”
[拼音] dì shàng tiān gōng
[释义]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
[出处] 宋 袁褧《枫窗小牍》上卷:“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,地上天宫。”
[拼音] gǔ zhǎng zhī shàng
[释义] 在大腿和手掌上面。比喻在操纵、控制的范围之内。
[出处] 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”
[拼音] jiē bù shàng chá
[释义] 接不上别人的话头说话,指不能继续下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