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qiān zǎi yī rì
[释义] 犹千载一时。
[出处] 元·寿宁《静安八咏·赤乌碑》:“龟龙剥兮皇象书,千载一日兮传赤乌。”
[拼音] qiān zài yī hé
[释义]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。形容机会极其难得。同“千载一时”。
[出处] 《汉书 王襃贾传》:“上下俱欲,欢然交欣,千载一合,论说无疑。”
[拼音] qí zhěng rú yī
[释义] 非常整齐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郑浑传》:“入魏郡界,村落齐整如一,民得财足用饶。”
[拼音] tiān xià wéi yī
[释义] 一:统一。指国家统一
[出处] 汉·荀悦《汉纪·武帝纪》:“今天下为一,春秋之义,王者无外,偃修封域中,而辞以出境何也。”
[拼音] tóng shēng yī cí
[释义] 犹言众口一辞。指大家说得都一样。
[出处] 清·陈确《死节论》:“何至使八百诸侯同声一辞,冠带之伦服膺新命!”
[拼音] zhòng kǒu rú yī
[释义]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同“众口一辞”。
[出处]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》:“而谓科臣但当内擢,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,则众口如一。”
[拼音] yī shēn liǎng rèn
[释义] 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
[出处] 唐·韩愈《圬者王承福传》:“一身而二任焉,虽圣者不可为也。”
[拼音] yī shǒu yī jiǎo
[释义] 见“一手一足”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棠棣之华》第五幕:“我们的父亲死得很早,是我们的母亲把我们姐弟两人一手一脚抚养成人。”
[拼音] yī bù niǔ zhòng
[释义] 一个人难违反众人的意见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3回:“细想了想,这事不但无法,而且有理;料是‘一不扭众’,只得点头依允。”
[拼音] yī fā pò dì
[释义] 发:射出;的:箭靶的中心。一箭就射中箭靶中心。比喻一下子就击中目标或一句话就击中要害。
[出处] 《晋书·王济传》:“恺亦自恃其能,令济先射,一发破的。”
[拼音] yī cháng liǎng duǎn
[释义]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。
[出处]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06回:“娘娘倘有一长两短,小尼岂肯独活。”
[拼音] yī zì lián chéng
[释义] 极言文辞的精妙。
[出处] 《魏书·彭城王勰传》:“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。至勰诗,高祖仍为之改一字……勰曰:‘臣闻《诗》三百,一言可蔽。今陛下赐刊一字,足以价等连城。’”
[拼音] yī yè bào qiū
[释义] 同“一叶知秋”。
[出处] 唐·鲍溶《始见二毛》诗:“百川赴海返潮易,一叶报秋归树难。”唐·柳氏《杨柳枝》词:“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。”
[拼音] yī kǒu liǎng chí
[释义] 比喻贪多。
[出处] 宋·范成大《丙午新正书怀》诗:“口不两匙休足谷,身能几屐莫言钱。”
[拼音] yī suì jiǔ qiān
[释义] 岁:年;迁:官职升迁。一年之内升迁九次。比喻官职升得极快。
[出处] 《南史·到撝传》:“上又数游撝家,怀其旧德,至是一岁三迁。”唐·韩愈《上张仆射书》:“虽日受千金之赐,一岁九迁其官,感恩则有之矣;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,知己则未也。”
[拼音] yī cháng yī duǎn
[释义] 形容说话絮叨。
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5回:“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,戏文好歹,酒席如何。”
[拼音] niē yī bǎ hàn
[释义]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。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4回:“范訇等在关上,看见督戎追斐豹,慌捏一把汗。”
[拼音] yǒu zhāo yī rì
[释义] 朝:日;天。指将来有一天。
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一折:“我也劝你不得;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。”
[拼音] yī chǎng kōng
[释义]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
[出处]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40回:“枉费心机空费力,雪消春水一场空。”
[拼音] yī gǔ nǎo er
[释义] 通通。
[出处]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6回:“心中不知道是盐是醋是糖是姜,一股脑儿都倒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