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yī tǒng tiān xià
[释义] 原指统一的国家。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;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。
[出处] 《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》:“王者欲一乎天下。”又,《隐公元年》:“何言乎王正月,大一统也。”
[拼音] bǎi bù yī yù
[释义]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。形容极其难得。
[出处] 汉 荀悦《汉纪 哀帝纪下》:“言立策成,终无咎悔,若此之事,百不一遇,其知之所见,万不及一也。”
[拼音] bǎi huì rú yī
[释义] 犹言众口一辞。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,看法或意见一致。
[出处] 清 王夫之《孝烈传》:“唯习闻湘人之言,百喙如一者若此。”
[拼音] bǎi huì yī cí
[释义] 犹言众口一辞。同“百喙如一”。
[出处] 清 龚自珍《大誓答问第一》:“儒者百喙一词,言伏生《尚书》二十八篇。”
[拼音] bǎi wú yī cún
[释义] 存:存在。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。指丧失殆尽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2卷:“多被王仙其作寇残灭,里闾人物,百无一存。”
[拼音] fǎ chū yī mén
[释义] 谓法律统一,前后一致,不能随意变通。
[出处] 《艺文类聚》卷五四引晋杜预《奏事》:“法出一门,然后人知恒禁,吏无淫巧,政明于上,民安于下。”
[拼音] yī tuán zāo
[释义] 非常混乱、不整齐、肮脏
[出处]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,一团糟。”
[拼音] fù zhī yī jù
[释义] 付:交给;之:它;炬:火把;一炬:一把火。给它一把火烧光。指用火烧毁。
[出处] 唐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戍卒叫,函谷举,楚人一炬,可怜焦土。”
[拼音] yī nián dào tóu
[释义] 整年,从头到尾经过
[出处]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0卷:“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,一年到头,没几时住在家里。”
[拼音] guà yī lòu wàn
[释义] 只说到一点;漏掉极多。形容列举不全;漏掉极多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南山》诗:“团辞试提挈,挂一念万漏。”
[拼音] xǐ jié yī kōng
[释义] 洗劫、抢光
[出处] 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五章:“他要把奇珍斋的全部存货、存料都洗劫一空,再赚回来的钱可就不是一千八百多块大洋了!”
[拼音] yī bǎ shǒu
[释义] 在某一方面才干出众的人或单位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
[出处] 朱自清《三家书店》:“剑桥是第一把手。”
[拼音] yī jǔ yī dòng
[释义]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;所有的行动。
[出处]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一举一动,一言一行,无不著力。”
[拼音] tǒng yī zhàn xiàn
[释义] 比喻在某些问题上抱同样态度
[出处] 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目前的时局,要求我们勇敢地抛弃关门主义,采取广泛的统一战线,防止冒险主义。”
[拼音] yī liú yān
[释义] 形容跑得很快。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五回:“那些亲友听见,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。”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说罢了这一句,便一溜烟外面去了。”
[拼音] yī diǎn yī dī
[释义] 形容微少零星。
[出处] 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·清贫》:“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,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。”
[拼音]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
[释义] 居:占。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
[出处] 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前日之不受是,今日之受非也;今日之受是,则前日之不受非也。夫子居一于此矣。”
[拼音] wéi yī wú èr
[释义] 只有这一个,没有第二个。形容唯一的,没有相同或可以相比的
[出处] 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四十九回:“这件事儿,说也话长,真是江苏省内唯一无二的新闻。”
[拼音] liú yī shǒu
[释义] 保留一些本领技能不拿出来
[出处]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14章:“没有理他的茬儿,也装作没看见他,就是为的留一手。”
[拼音] lāo yī bǎ
[释义]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
[出处]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捞一把,可是越捞越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