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公度(1109~1156)字师宪,号知稼翁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绍兴八年进士第一,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。后被秦桧诬陷,罢归。除秘书省正字,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十九年,差通判肇庆府,摄知南恩州。桧死复起,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,卒年四十八,著有《知稼翁集》十一卷,《知稼翁词》一卷。
游次公,字子明,号西池,又号寒岩,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,著名理学家游酢侄孙,礼部侍郎游操之子。乾道末,为范成大幕僚,多有唱和,又曾为安仁令。淳熙十四年(1187)以奉议郎通判汀州。著有《倡酬诗卷》,存词五首。
刘克庄《后村诗话》前集谓其“诗词皆工”,并载其宫词《虞美人》云:“范石湖(成大)座上客有谈
曾公亮(999年-1078年2月27日),字明仲,号乐正,汉族,泉州晋江(今福建泉州市)人。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,刑部郎中曾会次子。
天圣二年(1024年),曾公亮登进士第,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,历官知县、知州,知府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端明殿学士,参知政事,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。累封鲁国公
古公鲁(1884~1931年),广东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人。他从小勤奋学习,先后毕业于梅县师范、广东法政专门学堂。
清宣统元年(1909),古公鲁赴印尼巴城谋生,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,投身于民主革命。翌年,奉命回广州、花县、肇庆等地进行革命活动,任陆军第五旅第九团三营营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