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强至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835首诗词:
  • 暮春被病感书 - 强至 - [宋]

    孤直难知己,才华反误身。流年销壮节,多病对残春。酒到心如达,花空眼亦贫。贤愚通塞理,谁与问洪钧。
  • 暮春晦日 - 强至 - [宋]

    绿阴轻处记春踪,芳草虽残饮兴浓。明日清和天更好,不须愁听晓楼钟。
  • 南都二月二日忆杭州去岁之游 - 强至 - [宋]

    去岁江头对此辰,花边弄笔咏青春。异乡愁绪还随客,今日风光不着人。蹭蹬宦名侵绿发,飘飖生理托洪钧。湖堤草软辜游屐,空踏平台陌上尘。
  • 箧中得调官时杨氏所寄书慨然追感 - 强至 - [宋]

    笑语无踪莫更寻,每怀平昔恨犹深。况看满幅相思字,曾诉幽闺独自心。因想音容如在目,不知涕泪已盈襟。恨销除是彩笺灭,弗比遗香苦易沉。
  • 秋试甫期辄成短篇呈马公节裴进士光世 - 强至 - [宋]

    妙誉相高耸一乡,士林注目看轩翔。玉蹄骏欲腾先路,金距雄思擅旧场。只待秋闱排甲乙,稳携晓砚写文章。如今老将虽无勇,忆拔蟊弧尚激昂。
  • 壬子六月庚申夜陪魏公诣龙坛 - 强至 - [宋]

    上公小队俯郊关,读祝焚香拜夜坛。旱魃此时尤肆虐,应龙何处辄图安。呪辞如律喷孤剑,刲血须明验一盘。盛夏连年陪席位,自惭不是牧民官。
  •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- 强至 - [宋]

    行穿六松阴,鸟语逢人寂。林僧洗山缽,正了寒堂食。揖我喜满颜,吟窗半轩辟。凤凰不无情,天外送佳色。春风动花雨,枝上或涓滴。羡师得安住,我亦有闲适。出门懒鞍马,把袂步幽石。石尽浮泥深,恰恰露双屐。临别心徘徊,野店更一息。
  • 赏春 - 强至 - [宋]

    到老能逢几度春,直须饮量强增分。吟情无际共芳草,游思难收如乱云。还见春风与桃笑,却教人意叹芝焚。妖红烂白方争赏,疏竹休夸号此君。
  • 上巳饮许公亭通判钱郎中以诗献因依韵和呈 - 强至 - [宋]

    丞相开筵御水头,席间别乘擅诗流。特夸元巳从公饮,不比常年结客游。淡色云阴笼日薄,暖香花气傍人浮。篇章唱绝虽容和,酒盏恩深岂敢酬。
  • 上知府张少卿 - 强至 - [宋]

    邦君今刺史,光禄古名卿。况是三台后,仍兼二事荣。才猷希世出,议论一时倾。文燄长千丈,诗锋锐五兵。量形沧海狭,气与素秋横。官路紫朱竞,公心绂冕轻。金华推美郡,铜虎惬专城。半岁开尊府,休风变细甿。堂阴空昼讼,桑野劝春耕。每布诏条暇,间携宾从行。江山寻胜地,笳鼓拥游旌。好景樽前挹,新篇席次成。双溪兹壮观,
  • 上知郡都官 - 强至 - [宋]

    列郡二千石,所理我与共。临淮守最贤,万口交一颂。彼邦困飞蝗,我境欲集凤。彼民粒不充,我黍地无空。严乎如秋霜,巨猾弗得纵。断乎如蓍龟,吏法不敢弄。铃斋昼观书,朱轓春劝种。明堂购众材,我公实梁栋。行吐胸中奇,勋名光有宋。贱生何为者,碌碌备僚从。天幸所与薄,半岁侍羁鞚。燕雀势力小,鹅雁食口众。贫贱两虽甘,
  • 渑池 - 强至 - [宋]

    古邑人烟陕雒间,马蹄车辙许谁閒。不堪晓雨妨行兴,犹喜秋风慰客颜。老去稍知筋力倦,年来只益鬓毛斑。相如屈赵无遗迹,独有空名重泰山。
  • 诗送长老芝公归灵洞 - 强至 - [宋]

    昔以医名著,今兹祖意传。众生如不病,大士自安禅。貌等涧松古,性同山月圆。应防猿鸟忆,却指旧林泉。
  • 诗赠宝应禅老溢公 - 强至 - [宋]

    或来丈室问师禅,师解临机示意筌。云在虚空宁有碍,月当阴晦亦长圆。更无馀事牵尘想,犹有能医结世缘。瓶锡憧憧参祖学,几人垂老得林泉。
  • 诗赠圆公大士 - 强至 - [宋]

    恐是逃名客,因为出世流。人间云不定,心外佛何求。醉喜形骸放,诗嫌偶对囚。我应遭窃笑,声利乃身雠。
  • 石太保挽词 - 强至 - [宋]

    许国三朝老,传家万石君。乞骸章未报,没齿讣先闻。挽铎摇秋露,铭旌卷暮云。龙冈逢吉壤,马鬣寄高坟。
  • 书香严屋壁呈寺主隆师 - 强至 - [宋]

    庄严模净域,金碧照晴霓。土木有时竭,楼台无日低。林泉藏好处,巾屦得安栖。我愧陶彭泽,烦师数过溪。
  • 顺师归湖寺后以诗见招因戏答之 - 强至 - [宋]

    山月溪云思有馀,岭猿沙鸟静相於。閒中物象都收敛,别后诗才愈发舒。拟就邻翁沽竹叶,直邀野令走篮舆。提壶漫叫无凭准,一醉春风莫误予。
  • 松江别吴伯强 - 强至 - [宋]

    底处与君长笑歌,夜舟醉漾松江波。君帆今夕不我住,其奈一江风月何。
  • 宋都忆梅 - 强至 - [宋]

    古屋前头几树梅,长年腊后已全开。自经远别凭谁寄,欲问清香无使来。空与吟怀惊岁月,愁将客眼对尘埃。枣林榆筴粗疏甚,索寞山东把酒杯。
  • 强至
  • 强至,字几圣,钱塘(今杭州)人。庆历六年进士,充泗州司理参军,历官浦江、东阳、元城令。熙宁九年卒,年五十五。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,编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巩为之序,已佚。[强至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