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徐渭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88首诗词:
  • 春日过宋诸陵二首 - 徐渭 - [明]

    藁葬未须怜,生时已播迁。威仪非旧典,世代是何年。过客悲山鸟,王孙种墓田。回看陇头树,似接汴京烟。¤
  • 金客 - 徐渭 - [明]

    君是邺儿非,黄须短褐衣。单身亡命去,虏首卖钱归。业旷家人弃,门寒结客稀。自知终有用,穷巷且藏机。
  • 赋得战袍红(时少保公得琐瞎刺制袍,命赋) - 徐渭 - [明]

    海罽染啼猩,征袍制始成。春笼香共叠,夜帐火俱明。自与鹑旗映,还宜蟒绣萦。战归新月上,脱向侍儿擎。
  • 严先生祠 - 徐渭 - [明]

    碧水映何深,高踪那可寻。不知天子贵,自是故人心。山霭消春雪,江风洒暮林。如闻流水引,谁识伯牙琴。
  • 初入京瞻宫阙 - 徐渭 - [明]

    城中夷夏极,天上帝王家。西内宸居逼,南都鼎地赊。乌啼御沟柳,象散阁门花。昨到贫方朔,封书载几车。
  • 九重 - 徐渭 - [明]

    九重忧隐德如汤,祷祀坛傍夜有光。旱魃正逢周甲子,神君俱集汉明堂。绣成幡盖虹双引,挂定琉璃水一行。闻说词臣咸萃止,抽毫拂素侍君王。
  • 寓穿山感事 - 徐渭 - [明]

    荒城临海一山围,何事东方滞衮衣。晓日每看牙将集,秋风自送远人归。霜寒戍草嘶征马,潮落江门露钓矶。欲请长缨何处是,且寻酒伴扣荆扉。
  • 宫人入道(明月,宫女名) - 徐渭 - [明]

    昭阳队里混铅华,垂老参师日半斜。不向秋风怨团扇,却教明月进琵琶。朝留楚簟身为雨,夜绣茅君线作霞。见说缑山闲姊妹,尚论恩宠旧谁家。
  • 赠辽东李长君都司 - 徐渭 - [明]

    公子相过日正西,自言昨日破胡归。宝刀雪暗桃花血,铁铠风轻柳叶衣。百口近来余几个,一家长自出重围。禅关夏色炎如此,听罢凄霜杂霰飞。
  • 寿吴宣府 - 徐渭 - [明]

    近来宣府息烽埃,台吉求生款镇台。笑引双椎胡女拜,传呼万帐令公来。艾年佩鹊宁非早,薇省垂鱼不待推。报与江南春信道,题诗寄处陇梅开。
  • 燕子楼 - 徐渭 - [明]

    牡丹春后惟枝在,燕子楼空苦恨生。昨泪几行因拥髻,当年一顾本倾城。分为翡翠笼俱老,讶道泉台伴不成。犹胜分香台上妾,更无一个哭西陵。
  • 清凉寺云是梁武台城 - 徐渭 - [明]

    萧梁台殿一灰飞,荠麦清明雉兔肥。坏榜几更金刹字,饥魂应烂铁城围。东来镜折龙潭水,北去芦长燕子矶。千古兴亡真一梦,隔江闲数暮鸦归。
  • 岳公祠 - 徐渭 - [明]

    墓门朱戟碧湖中,湖上桃花相映红。四海龙蛇寒食后,六陵风雨大江东。英雄几夜乾坤博,忠孝谁家俎豆同。肠断两宫终朔雪,年年麦饭隔春风。
  • 武夷山一线天 - 徐渭 - [明]

    双峡凌虚一线通,高巅树果拂云红。青天万里知何限,也伴藤萝锁峡中。
  • 雪中访嘉则于宝奎寺之楼店 - 徐渭 - [明]

    山径寻君重复重,小楼百尺卧元龙。安窗偏向梅花角,去映江天雪数峰。
  • 阊门送别 - 徐渭 - [明]

    送到阊门日已西,自将光景比乌栖。平生不解依枝宿,今日翻成绕树啼。
  • 胡市 - 徐渭 - [明]

    千金赤兔匿宛城,一只黄羊奉老营。自古学棋嫌尽杀,大家和局免输嬴。
  • 上谷边词四首 - 徐渭 - [明]

    胡儿住牧龙门湾,胡妇烹羊劝客飧。一醉胡家何不可,只愁日落过河难。
  • 上谷边词四首 - 徐渭 - [明]

    风吹干草没沙泥,啮草奔风马自蹄。却问骆驼何处去,大酋随猎未曾归。
  • - 徐渭 - [明]

  • 徐渭
  • 徐渭(1521年3月12日—1593年),汉族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青藤老人、青藤道士、天池生、天池山人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、田丹水、田水月(一作水田月)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戏曲家、军事家。 曾担任胡宗宪幕僚,助其擒徐海、诱汪直。胡宗宪被下狱后,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。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,被囚七年后,得张元忭等好友救免。此后南游金陵,北走上谷,纵观边塞阨塞,常慷慨悲歌。晚年贫病交加,藏书数千卷也被变卖殆尽,他自称“南腔北调人”,于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去世,年七十三。 徐渭多才多艺,在诗文、戏剧、书画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,与解缙、杨慎并称“明代三才子”。他是中国“泼墨大写意画派”创始人、“青藤画派”之鼻祖,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,不求形似求神似,山水、人物、花鸟、竹石无所不工,以花卉最为出色,开创了一代画风,对后世画坛(如八大山人、石涛、扬州八怪等)影响极大。书善行草,写过大量诗文,被誉为“有明一代才人”。能操琴,谙音律,爱戏曲,所著《南词叙录》为中国第一部关于南戏的理论专著,另有杂剧《四声猿》、《歌代啸》及文集传世。[徐渭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