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汪元量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80首诗词:
  • 竹枝歌十首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天上人间一梦过,春来秋去奈愁何。铜仙有泪如铅水,不似湘妃竹上多。
  • 相思引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晓拂菱花巧画眉。猩罗新翦作春衣。恐春归去,无处看花枝。已恨东风成去客,更教飞燕舞些时。惜花人醉,头上插花归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五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第六筵开在禁庭,蒸麋烧鹿荐杯行。三宫满饮天颜喜,月下笙歌入旧城。
  • 阿房宫故基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祖龙筑长城,雄关百二所。阿房高接天,六国收歌女。跨海觅仙方,蓬莱眇何许。欲为不死人,万代秦宫主。风吹鲍鱼腥,兹事竟虚语。乾坤反掌间,山河泪如雨。谁怜素车儿,奉玺纳季父。楚人斩关来,一炬成焦土。空余此余基,千秋泣禾黍。
  • 北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北师有严程,挽我投燕京。挟此万卷书,明发万里行。出门隔山岳,未知死与生。三宫锦帆张,粉阵吹鸾笙。遗氓拜路傍,号哭皆失声。吴山何青青,吴水何泠泠。山水岂有极,天地终无情。回首叫重华,苍梧云正横。
  • 别章杭山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抱琴曾北向,弹铗复南图。李泌游衡岳,知章赐鉴湖。柱头仙是鹤,濠上子非鱼。此夜同联鼎,他年莫寄书。
  • 兵后登大内芙蓉阁宫人梳洗处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粲粲芙蓉阁,我登双眼明。手拊沈香阑,美人已东征。美人未去时,朝理绿云鬟,暮吹紫鸾笙。美人既去时,阁下麋鹿走,阁上鸱枭鸣。江山咫尺生烟雾,万年枝上悲风生。空有遗钿碎珥狼籍堆玉案,空有金宝炬错落悬珠楹。杨柳兮青青,芙蓉兮冥冥。美人不见空泪零,锦梁双燕来又去,夜夜蟾蜍窥玉屏。
  • 昌州海棠有香二首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我到昌州看海棠,恰逢时节近重阳。人言好种亦难得,只有州衙一树香。
  • 昌州海棠有香二首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香霏堂上树婆娑,不见嫣然亦可嘉。且向秋风一盃酒,枝头的的两三花。夜梦花仙索我诗,他山别种世间稀。一年四季花如锦,莫把娇姿比贵妃。
  • 初庵傅学士归田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燕台同看雪花天,别后音书雁不传。紫阁笑谈为职长,彤闱朝谒在班前。挥毫屡扫三千字,把酒时呼十四弦。闻已挂冠归故里,尚方宣赐钞成船。
  • 东湖送春和陈自堂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十年南北竞,故旧几人存。兵后谁知我,城中独见君。东湖徐孺宅,北海孔融樽。宛转留春意,吟诗到夜分。
  • 读文山诗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一朝禽瘴海,孤影落穷荒。恨极心难雪,愁浓鬓易霜。燕荆歌易水,苏李泣可梁。读到难难际,梅花铁石肠。
  • 多景楼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酒尊未尽登舟急,更过金焦看落晖。
  • 歌楼感事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昔年同辇载花仙,此日登楼籍妓员。恩赐舞衣香未歇,御书歌扇墨犹鲜。碧云翼翼金钗滑,红雪翩翩玉佩圆。却把向来供奉曲,酒边对客续朱弦。
  • 孤山和李鹤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湖上悲风舞白杨,英雄凋尽只堪伤。花飞废苑怜铜马,草没荒坟卧石羊。人在醉中春已晚,客於愁处日偏长。林西楼观青红湿,又逊僧官燕梵王。
  • 观鱼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高台留古迹,不见隐公游。白日悲风起,清河逆水流。潜鱼投别浦,狡兔据荒丘。应笑臧僖伯,何如谏得休。
  • 函谷关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田文夜半至函关,鸡未鸣时去路难。不是三千珠履客,如何秦地得生还。
  • 函谷关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西风吹我度函关,古壑泉声静自閒。老子骑牛沙上去,仙人化鹤苑中还。断崖木脱悬残日,绝域云横失好山。旧说度关珠履客,一声鸡唱翠微间。
  • 花蕊夫人故宅二首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千古风流一梦中,江山阅尽几英雄。芙蓉城里家何在,花蕊夫人宅已空。
  • 花蕊夫人故宅二首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宅前宅后好青山,零落重门半掩关。玉貌久归天上去,宫词百首落人间。
  • 汪元量
  •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 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[汪元量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