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汪元量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80首诗词: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雪子飞飞塞面寒,地炉石炭共团栾。天家赐酒十银瓮,熊掌天鹅三玉盘。
  • 锦瑟清商引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玉窗夜静月流光。拂鸳弦、先奏清商。天外塞鸿飞呼,群夜渡潇湘。风回处,戛玉铿金,翩翻作新势,声声字字,历历锵锵。忽低颦有恨,此意极凄凉。 炉香帘栊正清洒,转调促柱成行。机籁杂然鸣素手,击碎琳琅。翠云深梦里昭阳。此心长。回顾穷阴绝漠,片影悠扬。那昭君更苦,香泪湿红裳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四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金屋煌煌丽九天,朝歌夜舞艳神仙。寻常只道西湖好,不识淮南是极边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五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徐州城上觅黄楼,四壁诗章读不休。更欲登台看戏马,州官攜酒共嬉游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船到沧州且少留,客来同上酒家楼。沿河树折枣初剥,满地藤枯瓜未收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五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日中转柁到河间,万里羁人强自宽。此夜此歌如此酒,长安月色好谁看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皇帝初开第一筵,天颜问劳思绵绵。大元皇后同茶饭,宴罢归来月满天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一人不杀谢乾坤,万里来来谒帝阍。高下受官随品从,九流艺术亦沾恩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六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雪里天家赐炕羊,两壶九醖紫霞觞。三宫夜给千条烛,更赐高丽黑玉香。
  • 秋日酬王昭仪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秋到浓时酒自斟,挑灯看剑泪痕深。黄金台愧少知己,碧玉调将空好音。万叶秋风孤馆梦,一灯夜雨故乡心。庭前昨夜梧桐语,劲气萧萧入短襟。
  • 潼关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蔽日乌云拨不开,昏昏勒马度关来。绿芜径路人千里,黄叶邮亭酒一杯。事去空垂悲国泪,愁来莫上望乡台。桃林塞外秋风起,大漠天寒鬼哭哀。
  • 秦岭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峻岭登临最上层,飞埃漠漠草稜稜。百年世路多翻覆,千古河山几废兴。红树青烟秦祖陇,黄茅白苇汉家陵。因思马上昌黎伯,回首云横泪湿膺。
  • 太皇谢太后挽章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大汉阴风起,羁孤血泪县。忽闻天下母,已赴月中仙。哀乐浮云外,荣枯逝水前。遗书乞骸骨,归葬越山边。
  • 关山月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关山月,关山月,东边来,西边没。夜夜照关山,□□多战骨。男儿莫去学弓刀,女儿莫嫁关山□。□□母啼送爺去当军,今年妻啼送夫去当□。□□□老妻年少,养子嫁夫不得力。关山月,关山月,□□见月圆,月月见月缺。万里征夫泪流血。将军□□大羽箭,沙场格斗无休歇。谁最苦兮谁□□,□□出戍当门户。只今头白未还乡,母死
  •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西塞山前日落处,北关门外雨来天。南人堕泪北人笑,臣甫低头拜杜鹃。
  • 瑶花·天中树木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天中树木,高耸玲珑,向濯缨亭曲。繁枝缀玉。开朵朵九出。飞琼环簇。唐昌曾见,有玉女、来送春目,更月夜、八仙相聚。素质粲然幽独。 江淮倦客再游,访后土琼英,树已倾覆,攀条掐干,细嗅来、尚有微微清馥。却疑天上列燕赏,催汝归速。恐后时、重谪人间,剩把铅华妆束。
  •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五里十里亭长短,千帆万帆船去来。请君收泪向前去,要看幽州金筑台。
  • 送琴师毛敏仲北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苏子瞻吃惠州饭,黄鲁直度鬼门关。今日君行清泪落,他年勋业勒燕山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五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风雨声中听櫂歌,山炰野馔奈愁何。雪花淮白甜如蜜,不减江珧滋味多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三十九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翠鬟半亸倦梳妆,杨柳风前阵阵凉。弦索懒拈缩纤手,龙涎犹嚼口脂香。
  • 汪元量
  •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 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[汪元量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