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汪元量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80首诗词: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日月往来谷,乾坤生杀机。江春蛟妾舞,塞暖雁奴归。逆旅诗添债,愁城酒破围。如何秦相国,昨夜{左火右鸟}韩非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如此只如此,无聊酒一樽。江山犹昨日,笳鼓又新元。黑潦迷行路,黄埃入禁门。皋亭山顶上,百万汉军屯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世变长椎髻,时更短后衣。魏庭翁仲泣,唐殿子孙非。树秃鸦争集,梁空燕自归。断桥春已暮,无赖柳花飞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春去雨方歇,水流花自飞。人生蝼蚁梦,世道犬羊衣。日月东西驿,乾坤阖闢扉。斯令无二子,空有首阳薇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假途虞灭虢,尝胆越吞吴。黑白一棋局,方圆八阵图。是翁犹矍铄,诸老自揶揄。喟叹投麟笔,悲歌击唾壶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竟夕柴门掩,无心接缙绅。山中多乐事,世上少全人。诸吕几亡汉,商翁不仕秦。柴桑深僻处,亦有晋遗民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天下愁无尽,生前乐有涯。文章一小技,富贵总虚花。尘入金张宅,草生王谢家。可怜三月火,不见八姨车。
  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休休休休休,干戈尽白头。诸公云北去,万事水东流。春雨不知止,晚山相对愁。呼童携斗酒,我欲一登楼。
  • 汉宫春·玉砌雕栏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玉砌雕栏。见吴宫西子,一笑嫣然。舞困人间半亸,艳粉争妍。珠帘尽卷,看人间、金屋神仙。歌队里,霞裾袅娜,百般娇态堪怜。 别有一枝仙种,更同山并蒂,来奉君筵。猩蜃若教解语,曲谱应传。柘黄独步,昼笼晴,锦幄张天。试剪插,金瓶千朵,醉时细看婵娟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一半淮江半浙江,怒潮日夜自相撞。扬州昨夜军书至,说道淮安未肯降。
  • 瑞鹧鸪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内家雨宿日辉辉。夹遥桃花张锦机。黄纛软舆抬圣母,红罗凉伞罩贤妃。龙舟缥缈摇红影,羯鼓喧哗撼绿漪。阿监柳亭排燕处,美人斗把玉箫吹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一片淮山落照中,开船忽遇打头风。行军元帅传言语,别拨官军下浙东。
  • 眼儿媚·记得年时想荼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记得年时想荼。蝴蝶满园飞。一双宝马,两行箫管,月下扶归。而今寂寞人何处,脉脉泪沾衣。空房独守,风穿帘子,雨隔窗儿。
  • 莺啼序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檀栾宫墙数仞,敞朱帘绣户。正春暖、飘拂和风,衮入红尘香雾。见丝柳青青,袅娜如学宫腰舞。有黄莺、恰恰飞来,一梭金羽。 小巧身儿,锦心绣口,圆滑遽如计。避人,渐飞入琼林藏身,桃杏深处。对银屏、珠圆翠陈,隔叶底、恣歌《金缕》。忽群妃,拍手惊飞,奋然高举。 晓来雨湿,花娜柳垂,误投罗网去。缓缓访、六宫寻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七十二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第三筵开在蓬莱,丞相行杯不放杯。割马烧羊熬解粥,三宫宴罢谢恩回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七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三殿加餐强自宽,内家日日问平安。大元皇后来相探,特赐丝紬二百单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一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扬子江头潮退迟,三宫船傍钓鱼矶。须臾风定过江去,不奈林间杜宇啼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二十六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九出琼花一夜开,无双亭曲小徘徊。可怜后土空祠宇,望断韦郎不见来。
  •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三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九重蕡烛照帘栊,三殿乘舆去贺冬。金面垂慈多喜色,史官书瑞奉年丰。
  • 婆罗门引·一生富贵 - 汪元量 - [宋]

    一生富贵,岂知今日有离愁。锦帆风力难收。望断燕山蓟水,万里到幽州。恨病余双眼,冷泪交流。 行年已休岁,七十又平头。梦破银屏金屋,此意悠悠。几度见青冢,虚名不足留。且把酒、细听箜篌。
  • 汪元量
  • 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 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[汪元量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