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赵鼎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5首诗词:
  • 双翠羽 - 赵鼎 - [宋]

    小园曲径,度疏林深处,幽兰微馥。竹坞无人双翠羽,飞触珊珊寒玉。更欲题诗,晚来孤兴,却恐伤幽独。不如花下,一尊芳酒相属。慨念故国风流,杨花春梦短,黄粱初熟。卷白千觞须劝我,洗此胸中荣辱。醉揖南山,一声清啸,休把离骚读。迟留归去,月明犹挂乔木。
  • 怨春风/一斛珠 - 赵鼎 - [宋]

    宝鉴菱花莹。孤鸾慵照影。鱼书蝶梦两浮沈,恨恨恨。结尽丁香,瘦如杨柳,雨疏云冷。 宿醉厌厌病。罗巾空泪粉。欲将远意托湘弦,闷闷闷。香絮悠悠,画帘悄悄,日长春困。
  • 浣溪沙·惜别怀归老不禁 - 赵鼎 - [宋]

    惜别怀归老不禁。一年春事柳阴阴。日下长安何处是,碧云深。已恨梅花疏远信,休传桃叶怨遗音。一醉东风分首去,两惊心。
  • 浣溪沙 - 赵鼎 - [宋]

    艳艳春娇入眼波。劝人金盏缓声歌。不禁粉泪揾香罗。 暮雨朝云相见少,落花流水别离多。寸肠争奈此情何。
  • 西江月·世态浮云易变 - 赵鼎 - [宋]

    世态浮云易变,时光飞箭难留。五年重见海东头。只有交情似旧。未尽别来深意,难堪老去离愁。青山迢递水悠悠。明日扁舟病酒。
  • 好事近·兰烛画堂深 - 赵鼎 - [宋]

    兰烛画堂深,歌吹已终瑶席。碾破密云金缕,送蓬莱归客。看看宣诏未央宫,草诏侍宸极。拜赐一杯甘露,泛天边春色。
  • 好事近·杨柳曲江头 - 赵鼎 - [宋]

    杨柳曲江头,曾记彩舟良夕。一枕楚台残梦,似行云无迹。青山迢递水悠悠,何处问消息。还是一年春暮,倚东风独立。
  • 好事近·烟雾锁青冥 - 赵鼎 - [宋]

    烟雾锁青冥,直上九关一息。姑射有人相挽,莹肌肤冰雪。骑鲸却下大荒来,天风乱吹发。慨念故人非是,漫尘埃城阙。
  • 好事近·春色遍天涯 - 赵鼎 - [宋]

    春色遍天涯,寒谷未知消息。且共一尊芳酒,看东风飞雪。太平遗老洞霄翁,相对两华发。一任醉魂飞去,访琼瑶宫阙。
  • 好事近·羁旅转飞蓬 - 赵鼎 - [宋]

    羁旅转飞蓬,投老未知休息。却念故园春事,舞残红飞雪。危楼高处望天涯,云海寄穷发。只有旧时凉月,照清伊双阙。
  • 好事近·一炷鼻端香 - 赵鼎 - [宋]

    一炷鼻端香,方寸浪平风息。汲取玉池春水,点红炉微雪。年来都以酒相妨,进退只毫发。却道醉乡深处,是三山神阙。
  • 虞美人·魂消目断关山路 - 赵鼎 - [宋]

    魂消目断关山路。曾送雕鞍去。而今留滞古陪京。还是一尊芳酒、送君行。吾庐好在条山曲。三径应芜没。诛茅为我补东篱。会待新春残腊、也来归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笔端红翠 - 赵鼎 - [宋]

    笔端红翠。造化工夫春有意。云梦涵胸。好去蓬山十二重。天街追骑。催唤谪仙泥样醉。电扫云空。百斛明珠咳唾中。
  • 鹧鸪天·客路那知岁序移 - 赵鼎 - [宋]

    客路那知岁序移。忽惊春到小桃枝。天涯海角悲凉地,记得当年全盛时。花弄影,月流辉。水精宫殿五云飞。分明一觉华胥梦,回首东风泪满衣。
  • 满庭芳·靡靡流光 - 赵鼎 - [宋]

    靡靡流光,凄凄风露,小园草木初凋。杳然尘影,爽气界天高。爱此佳名重九,随宜对、秋菊持醪。登临处,哀蝉断响,燕雁度云霄。闲谣。情缅邈,相寻万化,人世徒劳。念胸中百虑,何物能消。欲致颓龄不老,和金茎、一醉陶陶。君休问,千年事往,聊与永今朝。
  • 浪淘沙·归计信悠悠 - 赵鼎 - [宋]

    归计信悠悠。归去谁留。梦随江水绕沙洲。沙上孤鸿犹笑我,萍梗飘流。与世且沈浮。要便归休。一杯消尽一生愁。傥有人来闲论事,我会摇头。
  • 浪淘沙·霜露日凄凉 - 赵鼎 - [宋]

    霜露日凄凉。北雁南翔。惊风吹起不成行。吊影苍波何限恨,日暮天长。 为尔惜流光。还是重阳。故人何处舣危樯。寄我相思千点泪,直过潇湘。
  • 浪淘沙·玉宇洗秋晴 - 赵鼎 - [宋]

    玉宇洗秋晴。凉月亭亭。梦回孤枕琐窗明。何处飞来三弄笛,风露凄清。曾看玉纤横。苦爱新声。由来百虑为愁生。此夜曲中闻折柳,都是离情。
  • 水调歌头·屋下疏流水 - 赵鼎 - [宋]

    屋下疏流水,屋上列青山。先生跨鹤何处,窈窕白云间。采药当年三径,只有长松绿竹,霜吹晚萧然。举酒高台上,仿佛揖群仙。 转银汉,飞宝鉴,溢清寒。金波万顷不动,人在玉壶宽。我唱君须起舞,要把嫦娥留住,相送一杯残。醉矣拂衣去,一笑渺人寰。
  • 小重山·漠漠晴霓和雨收 - 赵鼎 - [宋]

    漠漠晴霓和雨收。长波千万里,拍天流。云帆烟棹去悠悠。西风里,归兴满沧州。谩道醉忘忧。荡高怀远恨,更悲秋。一眉山色为谁愁。黄昏也,独自倚危楼。
  • 赵鼎
  • 赵鼎(1085年—1147年),字元镇,号得全居士。解州闻喜东北(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)人。宋高宗时政治家、词人。 赵鼎早孤,由母樊氏抚养成人。崇宁五年(1106年)登进士第。累官河南洛阳令。高宗即位,除权户部员外郎。建炎三年(1129年),拜御史中丞。建炎四年(1130年),签书枢密院事,旋出知建州、洪州。绍兴年间几度为相,任内推崇洛学,巩固政权,号称“小元祐”。后因反对和议,为秦桧所构陷,罢相,出知泉州。旋即谪居兴化军,移漳州、潮州安置,再移置吉阳军。 赵鼎在吉阳三年,知秦桧必欲杀己,自书铭旌曰:“身骑箕尾归天上,气作山河壮本朝。”不食而卒,年六十三。宋孝宗时,追赠太傅、丰国公,赐谥“忠简”。淳熙十五年(1188年),配享高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 赵鼎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。与李纲、胡铨、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。赵鼎善文、诗、词。著有《忠正德文集》、《得全居士词》等。[赵鼎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