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同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858首诗词:
  • 夏树 - 文同 - [宋]

    夏树始繁密,条缕方且柔。左右覆吾庐,合如张碧油。新蝉噪晴午,余响藏深幽。轩窗转炎日,清影为我留。蚊蚋亦取庇,闹若春雨稠。拂挥不停手,咀嚼胡尔雠。何当薰风来,一与扫荡收。吾将就高荫,濯足临寒流。
  • 县楼独酌 - 文同 - [宋]

    向晚无公事,身如太古闲。县楼明夕照,樽酒对南山。放意利名外,游心天地间。生来不能饮,到此学酡颜。
  • 谢人寄蒙顶新茶 - 文同 - [宋]

    蜀土茶称盛,蒙山味独珍。灵根托高顶,胜地发先春。几树初惊暖,群篮竞摘新。苍条寻暗粒,紫萼落轻鳞。的皪香琼碎,{上髟下监}鬖绿虿匀。慢烘防炽炭,重碾敌轻尘。无锡泉来蜀,乾崤盏自秦。十分调雪粉,一啜咽云津。沃睡迷无鬼,清吟健有神。冰霜疑入骨,羽翼要腾身。磊磊真贤宰,堂堂作主人。玉川喉吻涩,莫惜寄来频。
  • 谢任遵圣光禄惠诗 - 文同 - [宋]

    常念文选诗,最爱颜光禄。君今作此官,诗亦颜之躅。寻常得君诗,如隼饥见肉。凡当忧愤际,不可不取读。我自山南归,幽居值炎溽。六月久不雨,万物蒸煮熟。正在墨君堂,流体汗可掬。单絺与圆素,岂解疗烦毒。闻君有诗至,猛起捧大轴。拆开得累纸,半日了一幅。使我困病除,如药清头目。把诗坐前轩,愤惋几欲哭。君也实高才,
  • 谢杨侍读惠端溪紫石砚 - 文同 - [宋]

    学文二十年,语气殊未成。所以文房中,四谱无一精。岂不愿收贮,恐窃好事名。自愧中槁然,敢假外物荣。前日下秘阁,谒公来西城。公常顾遇厚,待以为墨卿。延之吐佳论,出口无杂声。语次座上物,砚有紫石英。云在岭使得,渠常美其评。因取手自封,见授嘱所擎。仓皇捧以拜,其喜怀抱盈。归来示家人,众目欢且惊。言并我所有,
  • 新晴望北山 - 文同 - [宋]

    西风吹北山,晚日晒新雨。岚光发岩岫,草木纷可数。翠壁倚万丈,白云横一楼。待访餐霞人,斯游欲谁与。
  • 新霜 - 文同 - [宋]

    新霜着庭树,叶下如猛剉。萧然物容改,有若惧凌挫。砌下丹橘落,墙边紫榴破。精光竹劲健,沮丧柳怯懦。览景惜向暮,感时惊忽过。胜事实可乐,闲愁本堪唾。何当共佳客,对此酌香糯。
  • 兴元府园亭杂咏·凝云榭 - 文同 - [宋]

    朝云南山吐,暮云北山翕。来往高榭中,留者颇堆积。坐客如久之,去须襟袖湿。
  • 兴元府园亭杂咏·照筠坛 - 文同 - [宋]

    积土削为坛,险然在深竹。中惟一诗石,独坐拥寒玉。勿谓人少知,此境不容俗。
  • 许道宁寒林 - 文同 - [宋]

    许生虽学李营丘,墨路纵横多自出。交柯挥霍裴旻剑,乱蔓淋漓张晓笔。
  • 雪中三章寄景孺提刑 - 文同 - [宋]

    城头高榭陟嶙峋,坐看江郊洒玉尘。恨不同来对清绝,拟将佳景待何人。
  • 阎生谈黄庭 - 文同 - [宋]

    茫茫诵灵文,谁为抉久瞽。不能辨三一,岂复更知五。方迷得真指,忽悟有奇睹。自此日相亲,赤龙交黑虎。
  • 厌虫 - 文同 - [宋]

    月出松坞明,露下莲塘清。今宵好风色,独绕林下行。百虫尔胡为,啧啧饶秋声。求静不能得,我诗何由成。
  • 野花叹 - 文同 - [宋]

    昨看百草抽新芽,今看草开新花。岩隈水侧自成列,红丑紫贱何交加。东皇施恩岂不溥,随所付受无少差。尔之琐细亦蒙被,尽使奋发争春华。织丛密蔓不可数,竞起涂抹如柔夸。妖莺冶蝶不尔顾,去尔自欲寻名葩。尔知有艳贵尔否,歌管匝树侯王家。尔徒此地弄颜色,只自狼籍随泥沙。何当照水自窥览,枝赧叶惧相藏遮。晚权无限晒残日
  • 野老 - 文同 - [宋]

    野老扶白头,耕垦事由垅。岂无儿与孙,冻馁实我恐。地产止数出,财用知几种。食肉与衣帛,贤者何言冗。
  • 夜发散关 - 文同 - [宋]

    风吹古关口,万木响如裂。凄凉异乡客,骑马关下月。板道霜凿凿,石梁溪咽咽。怪来晓寒重,御爱山头雪。
  • 夜学 - 文同 - [宋]

    已叨名第虽堪放,未到根原岂敢休。文字一床灯一盏,只应前世是深雠。
  • 依韵和子骏雪山图 - 文同 - [宋]

    一白溪山六幅中,其间雪意与云容。君应记得飞仙下,飚驭亭前此数峰。
  • 已师竹杖 - 文同 - [宋]

    已师杖奇竹,坐亦不去手。循摩莹且腻,瘦骨何蚴蟉。丛枝抱奇节,两两相对走。寻常出孤梢,上下分左右。如何此独异,在产固非偶。师初得之谁,此实世未有。不为师所用,亦共众植朽。愿师勿弃置,珍之比灵寿。
  • 引子獐 - 文同 - [宋]

    苍獐引黄麑,双耳谁惊立。高原想新霁,町疃见行迹。
  • 文同
  • 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[文同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