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同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858首诗词:
  • 伐枯株 - 文同 - [宋]

    层崖垂空石壁牢,上有大木百丈高。古荔全身裹铁甲,顽姜满腹铺金毛。空根花蟒露拥肿,曲枿怪{左伏右鸟}争呼嗥。一朝壮士挥巨斧,无限随死蓬与蒿。
  • 冯氏道中早行 - 文同 - [宋]

    畏暑事晨役,高原动征羁。遥遥历广博,浩浩长风吹。疏星才出没,河汉西南垂。林端启明上,飞光发丹曦。荧荧洒晴露,百物含华滋。爽气入肝鬲,宿浊无一丝。寒泉漱清甘,洗涤俗虑遗。还忧火轮怒,万里烧去逵。
  • 盖宽饶 - 文同 - [宋]

    次公清而狂,其本出天性。惜哉公廉质,不以儒术正。陷害公峭刻,奸犯语坚劲。在位及贵戚,合然仇怨盛。稀迁愈失意,躁戾因以逞。王生识其趣,劝以全寿命。胡为不开纳,封事转凌横。五帝官天下,此语岂君听。上怒以不改,章不求众定。礭然金吾奏,直以大逆订。虽为郑昌颂,高嫉掩一诤。遂尔属诸吏,羞复受笞榜。行当北阙下,
  • 涵虚亭 - 文同 - [宋]

    云外众峰檐际横,竹间飞泉窗下鸣。欲往二乐即歇此,胸怀已自如冰清。
  • 寒食 - 文同 - [宋]

    蜀客寓秦城,寒威怯夜生。火床功甚小,酒榼力何轻。月外天无色,霜中地有声。王章龙具薄,数彻郡楼更。
  • 寒蜩 - 文同 - [宋]

    山月满地流金波,寒蜩向秋鸣更多。大都时节使如此,止尔不得将奈何。
  • 菡萏亭 - 文同 - [宋]

    日高过竹湖水光,风长入座荷花香。交红映绿满渠下,各有意态随低昂。
  • 和寄白圣均 - 文同 - [宋]

    年来双鬓已丝丝,头角低摧羽翼垂。无命不穷常自笑,有谋皆拙敢求知。荣途谩说居三馆,僻郡还甘守一麾。赖是山城好风物,不能逢子共吟诗。
  • 和仲蒙夜坐 - 文同 - [宋]

    宿鸟惊飞断雁号,独凭幽几静尘劳。风鸣北户霜威重,云压南山雪意高。少睡始知茶效力,大寒须遣酒争豪。砚冰已合灯花老,犹对群书拥敝袍。
  • 后溪晚步 - 文同 - [宋]

    阴阴芳树暗回堤,路入蒙笼转野溪。泽雉应媒高复下,林鸦引子曷还啼。青蒲宛宛全淹水,紫笋斑斑半出泥。倚杖风前感时节,乱烟斜日一蝉嘶。
  • 寄呈温江安寺丞 - 文同 - [宋]

    高崖古驿荒凉甚,过客何尝住久之。独有门边君写处,每来无不读多时。
  • 寄景孺提刑时按武兴 - 文同 - [宋]

    夹栏虚栈武兴西,使骑翩翩晚夕驰。想过飞仙须下马,此中佳影入吟诗。
  •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·方庵 - 文同 - [宋]

    众人庵尽圆,君庵独云方。君虽乐其中,无乃太异常。劝君刓其角,使称著月床。自然制度稳,名号亦可详。东西南北不足辨,左右前后谁能防。愿君见听便如此,鼠蝎四面人恐伤。
  •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·溅玉斋 - 文同 - [宋]

    石林荦荦森座隅,激水注射成飞渠。寒音琤然落环佩,爽气飒尔生庭除。主人清标自可敌,底处胜概为能如。想君不欲时暂去,其余满案堆文书。
  • 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·月岩斋 - 文同 - [宋]

    月为太阴精,石亦月之类。月常寄孕于石中,事理如此何足异。天地始分判,日月各一物。既名物乃人形器,安有形器不消没。况此日与月,晓夜东西走。珠流璧转无暂停,岂与天地同长久。其为劳苦世共知,惟是月有生死时。既然须常换新者,人但不见神所为。日须天上生,月必地中产。君不见虢州朱阳县之山谷间,才成未就知何限。石
  • 寄题何靖山人隐居 - 文同 - [宋]

    门外铺寒水,墙头立好山。先生忘势利,高隐寄中间。凫鹜应同乐,烟云已共闲。几时能少暇,携酒到松关。
  • 寄题湖州沈秀才天隐楼 - 文同 - [宋]

    自念久不偶,归老东南州。地名水精宫,家有天隐楼。收卷势利心,欲与汗漫游。出处固以义,无为子光羞。
  •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- 文同 - [宋]

    石侯守铜鞮,暑居念烦愀。营基切城角,列礎出树杪。窗横四野外,转目可俱了。长风落霄极,万里吹缥缈。主人白羽扇,日日上清晓。琴樽啸佳侣,以乐军事少。晴烟抹阛阓,暮角送禽鸟。语客莫遽归,前林月将皎。
  • 寄宇文公南 - 文同 - [宋]

    彭泽长谣便归去,君辞曲水亦其徒。一官何藉五斗米,二子况皆千里驹。懒对俗人常答飒,厌闻时事但虑胡。从来绵竹多贤者,唯是杨雄识壮夫。
  • 寄张郎中 - 文同 - [宋]

    常惭无才动有权,十年乡里但留连。养成答飒人应笑,学得支离自谓贤。三馆旧游层汉上,一麾今守乱峰前。幸逢别驾如张轨,免对苏章说二天。
  • 文同
  • 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[文同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