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曾几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00首诗词:
  • 寄十扇与陈述之 - 曾几 - [宋]

    饶阳轻箑人共知,封书寄与今其时。清风两腋想披拂,明月千里能追随。一朝贵重得谢傅,中道捐弃怜班姬。吾徒且当置是事,鲁缟如雪题新诗。
  • 寄提舶王季羔 - 曾几 - [宋]

    外台隐吏极风流,记得衰翁旧日不。三岛十洲曾接武,千岩万壑更从游。官曹閒似云间鹤,贾舶纷如海上鸥。幸有西湖应著我,时操艇子过明州。
  • 寄信守徐穉山侍郎 - 曾几 - [宋]

    归去来兮莫问津,有船即买击江滨。自应一学陶元亮,不用更呼祁孔宾。已卜春前春后日,重寻水北水南人。使君为我新茅栋,数有书来意甚真。
  • 寄许子礼 - 曾几 - [宋]

    草堂竹坞闭门中,吏部持身有古风。老去一麾还作病,归来四壁又成空。今朝札翰如无恙,旧日诗书却未穷。拭目看君进明德,乃兄事业付天公。
  • 寄浙漕韩公圭璡 - 曾几 - [宋]

    故人官达更相求,不但寒温札翰投。深贮炉薰来岭海,远包书帙到林丘。未知挽粟飞刍外,尚及哦诗把酒不。千里往返殊不隔,梦魂常绕日边州。
  • 寄浙东参议郑禹功 - 曾几 - [宋]

    忆昨分携自日边,星辰忽忽几回天。故人老作诸侯客,今我初无二顷田。安得诗书同保社,敢烦札翰访林泉。万山不隔襟期处,赖有渠侬一味禅。
  • 江彥章内翰除守临川以诗贺之 - 曾几 - [宋]

    临川内史诏除谁,里巷传闻报客知。金马门深曾草制,水精宫冷近题诗。行看画省旌旗入,定把书麟笔札随。若访毗耶旧居士,无人问疾鬓成丝。
  • 九日二首 - 曾几 - [宋]

    尊前韵度落乌纱,却是西风识孟嘉。当日龙山无数客,问谁整整复斜斜。
  • 郡中禁私酿严甚戏作 - 曾几 - [宋]

    结交欢伯无他肠,小槽窍比顾建康。此身忽堕禁酒国,何路得到无功乡。官酤快甚夏酌水,斋酿惬于冬饮汤。客来且复置是事,北焙荐椀春风香。
  • 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 - 曾几 - [宋]

    一书说尽故人情,闽岭春风入户庭。碾处曾看眉上白,分时为见眼中青。饭羹正昼成空洞,枕簟通宵失杳冥。无奈笔端尘俗在,更呼活火发铜瓶。
  • 李子长县丞示诗卷 - 曾几 - [宋]

    乃祖天边太白星,裔孙名字见家声。官曹卑似崔斯立,句律清如庾义城。赠我不知相报答,投人政恐未分明。丞哉于子元无负,松竹成阴水乱鸣。
  • 荔子 - 曾几 - [宋]

    异方风物鬓成斑,荔子尝新得破颜。兰蕙香浮襟解后,雪冰肤在酒酣间。绝知高味倾瑶柱,示觉丰肌病玉环。似是看来终不近,寄声龙目尽追攀。
  • 留别荣茂实侍郎 - 曾几 - [宋]

    老为吴会客,耆旧不相忘。政以牛马走,曾陪鹓鹭行。千年书穴在,六月镜湖凉。从此登临地,回头忆侍郎。
  • 留别三侄 - 曾几 - [宋]

    僧窗又与汝周旋,百感相随到酒边。无复吹箎如异日,空惊枕块已三年。一门叔父吾衰矣,东阁郎君但勉旃。不为怀金纡紫事,澡身玉雪是空传。
  • 六月十四日大雨连朝 - 曾几 - [宋]

    黄金北斗高,何似六月雨。举头看云霄,此秘初未睹。今晨沛然下,其势莫能御。既蠲人郁陶,又长我禾黍。谁言为郡乐,病不对樽俎。似为神所怜,用是娱悦汝。缁黄諠讽诵,巫觋乱呼舞。惠然从风来,兹事一不举。临民多秕政,何道致如许。稽首谢皇天,倾心奉明主。
  • 陆务观读道书名其斋曰玉笈 - 曾几 - [宋]

    自生民以来,未有夫子盛。六经更百代,略不睹疵病。瞿聃书角立,亦各谈性命。空门甚宏放,果报骇观听。是以虽至愚,读者无不敬。周时柱下史,设教本清静。至今五千言,谈若鼓钟磬。虽为二郗谄,只作二何佞。遂令黄冠徒,冷落度晨暝。贤哉机云孙,道眼极超胜。杀青贝多叶,收贮腹中竟。概然发琅函,窗白棐几净。三家一以贯,
  • 梅坡 - 曾几 - [宋]

    被雪一枝好,令人双眼明。未须贪结子,对汝不胜清。
  •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- 曾几 - [宋]

    蜗庐何以度袢延,竟日蓬山一洗湔。阴翳树林无六月,风凉殿阁是诸天。政须深隐似玄豹,不用怀归如杜鹃。咄咄逼人牛马走,夜窗妨我枕书眠。
  • 明秀堂松 - 曾几 - [宋]

    柳侯所为邦,十步一遗迹。苍官列前墀,相对俨如客。邦人言此松,曾及侍侯侧。风号四百年,雪立二千尺。江城閒草木,诗卷多采摘。柑非往日黄,柳是近时碧。同生不同死,乃见老气格。尚想哦其间,清声出金石。龙鳞未脱落,熊轼几换易。临民有馀师,视此古遗直。
  • 木鱼戏成 - 曾几 - [宋]

    缘木求鱼却得鱼,击鲜日日向斋盂。可怜鉤挂濠梁上,大胜冯驩每食无。
  • 曾几
  • 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[曾几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