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高启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848首诗词:
  • 姑苏杂咏 太湖石 - 高启 - [明]

    没人采石山根渊,投身不试饥蛟涎。冯夷不解护潜宝,几片捧出如青莲。寒姿本是湖水骨,波涛潄击应千年。初疑鬼怪离洞府,珊瑚铁网相钩连。嵌空突兀多异态,云吐夏浦芝生田。龙鳞含雨晚犹润,豹质隐雾朝常鲜。清音叩罢磬韵远,微靥洗出珠窝圆。坐移各岫置庭砌,日照仿佛生紫烟。三峰削成泰华掌,一穴透入仇池天。醉中时倒倚苍
  • 姑苏杂咏 寒泉(在支硎山) - 高启 - [明]

    远络丛峰间,平流盘石上。月照欲成潭,风吹不生浪。声兼寒叶下,色映秋苔涨。野客照羸颜,曾来倚筇杖。
  • 姑苏杂咏 登丘操 - 高启 - [明]

    驱车兮与马,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?登彼兮崇丘,下茫茫兮九州,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。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,我将归兮忧之如何?登青丘,有怀而作。
  • 姑苏杂咏 再游南峰 - 高启 - [明]

    放鹤庭前落叶重,吟身独上夕阳峰。远村近浦分诸树,后岭前山应一钟。高阁倚残归鸟过,空林行尽老僧逢。支公骏马嗟何处,石上莓苔没旧踪。
  • 姑苏杂咏 楞伽寺 - 高启 - [明]

    夕阳西下嶂,返照东湖水。来寻古寺游,枫叶秋几里。叩门山猿惊,维马林鸟起。钟声出烟去,半落渔舟里。楞伽义未晓,尘累方自耻。欲打塔铭碑,从僧乞山纸。
  • 姑苏杂咏 王敬伯歌 - 高启 - [明]

    舟初维,琴始荐。驿亭边,夜相见。词宛转,情绸缪。解环佩,弹空侯。调易阑,情难歇。江波寒,堕明月。绿壶再倾,芳音欲违。譬彼林鸟,逢晨各飞。罗衣沾霜,城乌忽起。明日相思,孤棹千里。
  • 姑苏杂咏 叠韵吴宫词 - 高启 - [明]

    筵前怜婵娟,醉媚睡翠被。精兵惊升城,弃避愧坠泪。
  • 姑苏杂咏 斗鸭篇 - 高启 - [明]

    春波漾群凫,戏斗每堪玩。宛转回翠吭,褵振文翰。声兼江雨喧,影逐浦云乱。唼喋队初交,纷披势将散。持敌忽同沉,呼俦更相唤。时陈水槛侧,或聚湖亭畔。长鸣若贾勇,远奋如追窜。荷叶触俱翻,菱丝冒齐断。鱼骇没中流,鸥惊起前岸。心逾陇雉骄,气压场鸡悍。海客朝自驱,溪娃晚犹看。稍欲碍行舟,浑忘避流弹。苦争应为食,幸
  • 罗敷行 - 高启 - [明]

    陌上三月时,柔桑多绿枝。携筐行采叶,日暮畏蚕饥。君来驻车马,相逢在桑下。谩说同心言,不是知音者。君贵多辉光,妾贱无红妆。自信田间妇,难从天上郎。长安画楼宇,无限如花女。使君当早归,莫共罗敷语。
  • 少年行二首 - 高启 - [明]

    官侍长杨拜夕郎,况凭内宠在椒房。赐金十万身无用,乞作胡姬一日妆。
  • 少年行二首 - 高启 - [明]

    下直平明出禁门,笑提博局伴王孙。宝刀不敢将输却,明日沙场欲报恩。
  • 擢歌行 - 高启 - [明]

    溶漾汉潭清,搴荷趁浪平。船轻知体弱,簪滑见鬟倾。落日悬江思,浮云结浦情。去从千叶隐,归爱一花迎。吴歈并《子夜》,谁似棹歌声?
  • 襄阳乐 - 高启 - [明]

    门前黄柳鸦雏宿,罗幌低垂婢擎烛。悬珰结佩略妆成,日莫相邀汉江曲。水静花寒月小明,舟中楼上斗歌声。肠断年年大堤路,南商行过北商行。
  • 呵那瑰 - 高启 - [明]

    牛羊草漫野,大帐天山下。十万控弦儿,闻箛齐上马。
  • 野田行 - 高启 - [明]

    白杨树下谁家坟,火烧野草碑无文。路傍尚卧双石马,行人指是故将军。当时发卒开阴宅,千车送葬城南陌。子孙今去野人来,高处牧羊低种麦。平生意气安在哉,棘丛暮雨棠梨开。百年富贵何足恃,雍门之琴良可哀。
  • 邯郸才人嫁为厮养卒妇 - 高启 - [明]

    妾能擫赵瑟,旧得君王眷。更衣直夜房,侍酒登春殿。出宫非故颜,里妇犹相羡。丛台罢往梦,破屋流萤见。末路多若斯,纷纷贵成贱。
  • 秦筝曲 - 高启 - [明]

    娇弦细语发砑罗,臂动玉钏鸣相和。关云陇月愁思多。愁思多,听此曲。停蜀琴,罢燕筑。
  • 踏歌行 - 高启 - [明]

    香尘和露踏成泥,花下风寒鬓脚低。夜静高楼有人听,起头一句唱教齐。
  • 寒夜吟 - 高启 - [明]

    月下冻痕生绿井,隔林霜片飞无影。树枝风息转迎寒,愁人如鸟栖未安。夜短夜长应独觉,荧荧残烛呜呜角。
  • 卖花词 - 高启 - [明]

    绿盆小树枝枝好,花比人家别开早。陌头担得春风行,美人出帘闻叫声。移去莫愁花不活,卖与还传种花诀。余香满路日暮归,犹有蜂蝶相随飞。买花朱门几回改,不如担上花长在。
  • 高启
  • 高启(1336-1374),汉族,元末明初著名诗人,文学家。字季迪,号槎轩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元末隐居吴淞青丘,自号青丘子。高启才华高逸,学问渊博,能文,尤精于诗,与刘基、宋濂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,又与杨基、张羽、徐贲被誉为“吴中四杰”,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王行等号“北郭十友”。 明洪武初,以荐参修《元史》,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,受命教授诸王。擢户部右侍郎,力辞不受。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,获罪被诛。高启曾为之作《郡治上梁文》,有“龙蟠虎踞”四字,被疑为歌颂张士诚,连坐腰斩。著有《高太史大全集》、《凫藻集》等。[高启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