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汪精卫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3首诗词:
  • 虞美人 其一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周遭风雨城如斗,凄怆江潭柳,昔时曾此见依依,争遣如今憔悴不成丝。等闲历了沧桑劫,枫叶明于血,欲怜画笔太缠绵,妆点山容水色似当年。
  • 金缕曲·别后平安否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别后平安否,便相逢凄凉万事,不堪回首,国破家亡无穷恨,禁得此生消受,又添了离愁万斗,眼底心头如昨日,诉心期夜夜常携手。一腔血,为君剖。 泪痕料渍云笺透,倚寒襟循环细读,残灯如豆。留此余生成底事,空令故人僝僽。愧戴郄头颅如旧。跋涉山河知不易,愿孤魂缭护车前后。肠已断,歌难又。
  • 自嘲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心宇将灭万事休,天涯无处不怨尤。纵有先辈尝炎凉,谅无后人续春秋。
  • 豁盦出示易水送别图中有予旧日题字并有榆生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酒市酣歌共慨慷,况兹挥手上河梁。怀才盖聂身偏隐,授命于期目尚张。落落死生原一瞬,悠悠成败亦何常。渐离筑继荆卿剑,博浪椎兴人未亡。
  • 自嘲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我也不闹什幺瘦与肿,我也不算什幺私与公,我也不解什幺穷与通。说懵懂处且多懵懂。梅兰竹石里寻一个痴聋,浮光波影间博一个虚庸,电闪火石里剩一个活无用。
  • 引剑一章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夕云尽没月芒东,腰下寒冰意不穷。质酒将温西北令,折光犹鉴项华瞳。黄金珰去来风雨,秋夜霜生满胄弓。斫地成诗疆一丈,水银直溢斗牛宫。
  • 十四岁作重九游西石岩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笑将远响答清吟,叶在欹巾酒在襟。天淡云霞自明媚,林空云壑更深沉。茱萸怅触思亲感,碑版勾留考古心。咫尺名山时入梦,偶逢佳节得登临。
  • 蜡梅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后山诗句古今传,我更拈花一惘然。古色最宜邀冻石,孤标只合耦冰仙。淡黄月色无风夜,凝碧池光欲雪天。着此数枝更清绝,不辞耐冷立阶前。
  • 狱中杂感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煤山云树总凄然,荆棘铜驼几变迁。行去已无干净土,忧来徒唤奈何天。瞻乌不尽林宗恨,赋鹏知伤贾傅年。一死心期殊未了,惑头须向国门悬。
  • 虞美人 其二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秋来凋尽青山色,我亦添头白。独行踽踽已堪悲,况是天荆地棘欲何归。闭门不作登高计,也揽茱萸涕;谁云壮士不生还,看取筑声椎影满人间。
  • 采桑子·人生何苦催头白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人生何苦催头白,知也无涯,忧也无涯,且趁新晴看落霞。春光酿出湖山美,才见开花,又见飞花,潦草东风亦可嗟。
  • 满江红 庚辰中秋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一点冰蟾,便做出十分秋色,光满处。家家愁幂,一时都揭。世上难逢干净土,天心终见重轮月。叹桑田沧海亦何常,圆还缺。雁阵杳,蛩声咽。天寥阔,人萧瑟。剩无边衰草,苦萦战骨。挹取九霄风露冷,涤来万里关河洁。看分光流影入疏巢,乌头白。
  • 豁盦出示易水送别图中有予旧日题字并有榆生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少壮今成两鬓霜,画图重对益彷徨。生惭郑国延韩命,死羡汪锜作鲁殇。有限山河供堕甑,无多涕泪泣亡羊。相期更聚神州铁,铸出金城万里长。
  • 被逮口占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慷慨歌燕市,从容作楚囚。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
  • 自笑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生就的独木桥,容我过一遭,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。将世情儿嘲,将欢兴儿闹。这一遭,语不尽的妙。
  •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梦心月,泪里圆,透脂处不容人轻见。今宵为伊不去眠,替君收取一半怜取一半。
  •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菊以隐逸称,殆未得其似,志洁而行芳,灵均差可拟。生也不逢时,落叶满天地。枝弱不胜花,凛凛中有恃。繁霜作锻练,侵晓色逾美。忍寒向西风,略见平生志。一花经九秋,未肯便憔悴;残英在枝头,抱香终王坠。寒梅初破萼,已值坚冰志;相逢应一笑,异代有同契。
  • 梅花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梅花有素心,雪月同一色。照彻长夜中,遂令天下白。
  • 被逮口占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姹紫嫣红色,从知煊染难。他时好花发,认取血痕斑。
  • 被逮口占 - 汪精卫 - [近代]

    啣石存痴绝,沧波万里愁。孤飞终不倦,羞逐海鸥浮。
  • 汪精卫
  • 汪兆铭(1883年-1944年),祖籍浙江山阴(原绍兴县),出生于广东三水,字季新,笔名精卫,因此历史上多以“汪精卫”称呼。早年投身革命,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,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。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,驻上海创办《建设》杂志。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,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、广东政府顾问。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。后期思想明显退变,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,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,沦为汉奸。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“骨髓肿”病死。[汪精卫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