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查慎行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24首诗词:
  • 寒夜次潘岷原韵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一片西风作楚声,卧闻落叶打窗鸣。不知十月江寒重,陡觉三更布被轻。霜压啼乌惊月上,夜骄饥鼠阚灯明。还家梦绕江湖阔,薄醉醒来句忽成。
  • 官柳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种柳河干比《伐檀》,黄流今已报安澜。可怜一路青青色,直到淮南总属官!
  • 舟夜书所见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月黑见渔灯,孤光一点萤。微微风簇浪,散作满河星。
  • 度仙霞关题天雨庵壁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虎啸猿啼万壑哀,北风吹雨过山来。人从井底盘旋上,天向关门豁达开。地险昔曾当剧贼,时平谁敢说雄才?煎茶好领闲僧意,知是芒鞋到几回!
  • 中秋夜洞庭对月歌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长风霾云莽千里,云气蓬蓬天冒水。风收云散波乍平,倒转青天作湖底。初看落日沈波红,素月欲升天敛容。舟人回首尽东望,吞吐故在冯夷宫。须臾忽自波心上,镜面横开十余丈。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眩不得衔珠吟。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。人间此境知难必,快意翻从偶然得。遥闻渔父唱歌
  • 三闾祠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平远江山极目回,古祠漠漠背城开。莫嫌举世无知己,未有庸人不忌才。放逐肯消亡国恨?岁时犹动楚人哀!湘兰沅芷年年绿,想见吟魂自往来。
  •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长风霾云莽千里,云气蓬蓬天冒水。风收云散波乍平,倒转青天作湖底。初看落日沉波红,素月欲升天敛容。舟人回首尽东望,吞吐故在冯夷宫。须臾忽自波心上,镜面横开十余丈。月光浸水水浸天,一派空明互回荡。此时骊龙潜最深,目炫不得衔珠吟。巨鱼无知作腾踔,鳞甲一动千黄金。人间此境知难必,快意翻从偶然得。遥闻渔父唱歌
  • 青溪口号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渔家小儿女,见郎娇不避。日暮并舟归,鸬鹚方晒翅。
  • 晓过鸳湖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晓风催我挂帆行,绿涨春芜岸欲平。长水塘南三日雨,菜花香过秀州城。
  • 青溪口号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溪女不画眉,爱听画眉鸟。夹岸一声啼,晓山青未了。
  • 青溪口号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桥坏笮系绳,水浅牛可跨。牛背度溪人,须眉绿如画。
  • 早过大通驿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夙雾才醒后,朝阳未吐间。翠烟遥辨市,红树忽移湾。风软一江水,云轻九子山。画家浓淡意,斟酌在荆关。
  • 读白耷山人诗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人谓狂生本不狂,漆身吞炭事何常?乱余宾客搜亡命,赦后英雄耻故乡。宝剑尘封三尺水,麻鞵寒踏九州霜。随身一掬澜翻泪,不哭穷途哭战场。
  • 大林寺 上人茅斋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盘烟下层霄,山骨微负士。阴阴日光淡。漠漠风气古。宝树压桥低,一溪环菜圃。香山旧吟地,花径兼宿莽。废寺亦荒凉,半间用茅补。孤清耐久坐,客至何必主。林静无匿声,虚檐应樵斧。
  • 邺下杂咏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一赋何曾敌两京,也知土木费经营。浊漳确是无情物,流尽繁华只此声。
  • 渡黄河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地势豁中州,黄河掌上流。岸低沙易涸,天远树全浮。梁宋回头失,徐淮极目收。身轻往来便,自叹不如鸥。
  • 邺下杂咏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一赋何当敌两京,也知土木费经营。浊漳确是无情物,流尽繁华只此声。
  • 渡百里湖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湖面宽千顷,湖流浅半篙。远帆如不动,原树竞相高。岁已占秋旱,民犹望雨膏。涸鳞如可活,吾敢畏波涛?
  • 秦邮道中即目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不知淫潦啮城根,但看泥沙记水痕。去郭几家犹傍柳?边淮一带已无村。长堤冻裂功难就,浊浪侵南势易奔。贱买河鱼还废箸,此中多少未招魂?
  • 早过淇县 - 查慎行 - [清]

    高登桥下水汤汤,朝涉河边露气凉。行过淇园天未晓,一痕残月杏花香。
  • 查慎行
  • 查(zhā)慎行(1650~1727),清代诗人,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文字狱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为"清初六家"之一。浙江海宁袁花人。 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 王渔洋曰:“夏重诗,黄晦木先生常比之剑南。余谓以近体论,剑南奇创之才,夏重或逊其雄,夏重绵至之思,剑南亦未之过,当与古人争胜毫釐。若五七言古体,夏重丽藻络绎,宫商抗坠,往往有陈后山、元遗山之风。”沈归愚曰:“施注苏诗,行世久矣,敬业补所未及,兼多驳正。所为诗,得力于苏,意无勿申,辞无勿达。或以少蕴藉议之,然视外强中乾,袭面目而失神理者,固孰得而孰失耶?” 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[查慎行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