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刘辰翁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347首诗词:
  • 临江仙·幸自不须端帖子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幸自不须端帖子,闲中一句如无。爱他午日午时书。惟应三五字,便是辟兵符。久雨石鲸未没,小风纨扇相疏。邀朋一笑共菖蒲。去年初禁酒,今日漫提壶。
  • 临江仙·我去就他甚易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我去就他甚易,他来认我良难。悟时到处是壶天。古诗寻一句,危坐看香烟。金玉满堂不守,菁华岁月空迁。从今饱饭更安眠。丹经都不看,闲坐一千年。
  • 临江仙·旧日采莲羞半面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旧日采莲羞半面,至今回首匆匆。 梦穿斜日水云红。痴心犹独自,等待郑公风。 海上颓云潮不返,侧身空堕辽东。 人间天上几时同。宫衣元不遇,无语醉醒中。
  • 临江仙·昔走都门终夜雨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昔走都门终夜雨,明朝泥淖堪惊。 疏疏点点忽鸡鸣。数峰青似染,快活早来晴。 十五年间春梦断,乱山寒食清明。 无人挑菜踏青行。青鸠啼雨外,闲听寺中声。
  • 临江仙·过眼纷纷遥集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过眼纷纷遥集,来归往往羝儿。 草间塞口绔间啼。提携都不是,何似未生时。 城上胡笳自怨,楼头画角休吹。 谁人不动故乡思。江南秋尚可,塞外草先衰。
  • 蝶恋花·过雨新荷生水气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过雨新荷生水气。高影参差,无谓思量睡。梦里不知轻别意。醒来竟是谁先起。去路夕阳芳草际。不论阑干,处处情怀似。记得分明羞掷蕊。自知不是天仙子。
  • 蝶恋花·八九十翁嬉入市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八九十翁嬉入市。把菊簪萸,共说新篘美。何以祝公千百岁。寿潭自酌花间水。白鹭沉沉飞复起。杜老江头,不恨秋风里。欲种蟠根天上李。三千年看青青子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何须翦纸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何须翦纸。依旧一团圆照水。莫倚空寒。柳下池边也只般。君何忽忽。宇宙人生都是客。月在云端。人自愁人不解看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旧游山路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旧游山路。落在秋阴最深处。风雨重阳。无蝶无花更断肠。天知老矣。莫累门生与儿子。不用登高。高处风吹帽不牢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东风似客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东风似客。醉里落花南又北。客似东风。携手斜阳一笑中。佳人怨我。不寄江南春一朵。我怨佳人。憔悴江南不似春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腊销三五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腊销三五。月向雪山云外吐。烟水黄昏。梅柳依稀笛断魂。今宵豫赏。便作香尘随步想。莫待元宵。灯火零星雨寂寥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无灯可看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无灯可看。雨水从教正月半。探茧推盘。探得千秋字字看。铜驼故老。说著宣和似天宝。五百年前。曾向杭州看上元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送春待晓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送春待晓。春是五更先去了。我醉方知。春正怜伊怕别伊。留君不可。归到海边方忆我。做尽花归。欲赠君时少一枝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相州锦好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相州锦好。待到相州人已老。颍水归田。白鹭惊猜已十年。太师尚父。晚遇明时方用武。大笑相逢。把酒家乡是客中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不能管得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不能管得。欲雨能教天地黑。待得开晴。不用吾言也自行。一杯亦醉。万事无能吾欲睡。旧亦能诗。说旧时诗问是谁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清欢昨日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清欢昨日。十事不如人六七。试数从前。素素相从得几年。子兮子兮。再拣一枝何处起。翠斧峰驼。客好其如良夜何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脾神喜乐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脾神喜乐。寿酒一杯胜服药。过却明朝。顶上新霜也合销。小春三日。便觉春暄梅影出。醉把梅看。比似茱萸更耐寒。
  • 虞美人·空明一朵扬州白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空明一朵扬州白。红紫无□色。是谁唤作水晶球。惹起高烧银烛、上元愁。去年一捧飞来雪。不似渠千叶。狂风一蹴过秋千。憔悴玉人和泪、望婵娟。
  • 虞美人·天香国色辞脂粉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天香国色辞脂粉。肯爱红衫嫩。然自取玉为衣。似是银河水皱、织成机。寒欺薄薄春无力。月浸霓裳湿。一窠香雪世间稀。可惜不教留到、布衣时。
  • 虞美人·寿安楼子重重蕊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寿安楼子重重蕊。少见如鱼尾。 向来染得渭脂红。又自细摇花浪、动春风。 赪鳞似是人谁信。但向残红认。 若教随水去悠然。为报沙头玉鹭、莫贪鲜。
  • 刘辰翁
  • 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。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。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,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,真挚动人,力透纸背。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,仅次于辛弃疾、苏轼。代表作品《兰陵王·丙子送春》《永遇乐·璧月初晴》等。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[刘辰翁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