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刘辰翁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347首诗词:
  • 如梦令·比似寻芳娇困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比似寻芳娇困。不是弓弯拍衮。 无物倚春慵,三寸袜痕新紧。 羞褪。羞褪。匆匆心情未稳。褪履
  • 如梦令·寂历柳风斜倚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寂历柳风斜倚。错莫梦云难记。花影为谁重,一握鲛人丝泪。何事。何事。历历脸潮羞起。
  • 如梦令·睡眼青阴欲午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睡眼青阴欲午。当户小风轻暑。倦近碧阑干,斜影却扶人去。无绪。无绪。落落一襟轻举。
  • 如梦令·落叶西风满地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落叶西风满地。独宿琼楼丹桂。孤影抱蟾寒,寄与月明千里。休寄。休寄。粟粟蕊珠心碎。
  • 江城子·涌金门外上船场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涌金门外上船场。湖山堂。众贤堂。到几凄凉,城角夜吹霜。谁识两峰相对语,天惨惨,水茫茫。月移疏影傍人墙。怕昏黄。又昏黄。旧日朱门,四圣暗飘香。驿使不来春又老,南共北,断人肠。
  • 江城子·一年春事几何空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一年春事几何空。杏花红。海棠红。看取枝头,无语怨天公。幸自一晴晴太暖,三日雨,五更风。 山中长自忆城中。到城中。望水东。说尽闲情,无日不匆匆。昨日也同花下饮,终有恨,不曾浓。
  • 江城子·书题拂拂洞庭香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书题拂拂洞庭香。孕云黄。粲珠光。唤谪仙人,除是贺知章。未老得闲闲到老,无一事,和诗忙。是中曾著老人双。送千觞。乐谁妨。世上输赢,不似烂柯长。晚入耆英年最少,空结客,少年场。
  • 江城子·红敧醉袖殢阑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红欹醉袖殢阑干。夜将阑。去难拚。烧蜜调蜂,重照锦团栾。春到洞房深处暖,方知道,月宫寒。 枝枝红泪不曾干。背人弹。语羞檀。欲睡心情,一似梦惊残。正自朦胧花下好,银烛里,几人看。
  • 唐多令·明月满沧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明月满沧洲。长江一意流。更何人、横笛危楼。天地不知兴废事,三十万、八千秋。落叶女墙头。铜驼无恙不。看青山、白骨堆愁。除却月宫花树下,尘坱莽、欲何游。
  • 唐多令·风露小瀛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风露小瀛洲。斜河倒海流。人间尘、不到琼楼。错向五陵陵上望,几回月、几回秋。落日太湖头。垂虹今是不。醉尊前、往往成愁。便有扁舟西子在,无汗漫、与君游。
  • 唐多令·寒雁下荒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寒雁下荒洲。寒声带影流。便寄书、不到红楼。如此月明如此酒,无一事、但悲秋。万弩落潮头。灵胥还怒不。满湖山、犹是春愁。欲向涌金门外去,烟共草、不堪游。
  • 唐多令·日落紫霞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日落紫霞洲。兰舟稳放流。玉虹仙、如在黄楼。何必锦袍吹玉笛,听欸乃、数声秋。赤壁舞涛头。周郎还到不。倚西风、袅袅余愁。唤起横江飞道士,来伴我、月中游。
  • 唐多令·零露下长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零露下长洲。云翻海倒流。素娥深、不到西楼。忽觉断潮归去也,饮不尽、一轮秋。城外土馒头。人能饮恨不。古人不见使吾愁,莫有横江孤鹤过,来伴我、醉中游。
  • 唐多令·明月满河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明月满河洲。星河带月流。料素娥、独倚琼楼。竟是何年何药误,魂梦冷、不禁秋。少日梦龙头。知君犹梦不。算虚名、不了闲愁。便有鹄袍三万辈,应不是、旧京游。
  • 唐多令·残日下瓜洲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残日下瓜洲。平安火又流。月高高、挂古城楼。回首少年真可笑,无一事、又悲秋。 天在海边头。天风有意不。结桂枝、袅袅余愁。不是银河无去路,先不去、后难游。
  • 唐多令·春雨满江城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春雨满江城。汀洲春水生。更悲久雨似春酲。犹有一般天富贵,夜来雨、早来晴。年少总看灯。老来犹故情。便无灯、也自盈盈。说著春情谁不爱,今夜月、有人行。
  • 望江南/忆江南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朝朝暮,云雨定何如。花日穿窗梅小小,雪风洒雨柳疏疏。人唱晚晴初。
  • 望江南/忆江南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梧桐子,看到月西楼。醋酽橙黄分蟹壳,麝香荷叶剥鸡头。人在御街游。
  • 望江南/忆江南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长欲语,欲语又蹉跎。已是厌听夷甫颂,不堪重省越人歌。孤负水云多。羞拂拂,懊恼自摩挲。残烛不教人径去,断云时有泪相和。恨恨欲如何。
  • 望江南/忆江南 - 刘辰翁 - [宋]

    前之夕,织女渡河边。天上一朝元五日,人间小住亦千年。相合降神仙。当富贵,掩鼻正高眠。欲语会稽仍小待,不知文举更堪怜。蔗境在顽坚。
  • 刘辰翁
  • 刘辰翁(1233.2.4—1297.2.12),字会孟,别号须溪。庐陵灌溪(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。景定三年(1262)登进士第。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,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。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,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,真挚动人,力透纸背。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,仅次于辛弃疾、苏轼。代表作品《兰陵王·丙子送春》《永遇乐·璧月初晴》等。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《须溪先生全集》,《宋史·艺文志》著录为一百卷,已佚。[刘辰翁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