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寇准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304首诗词:
  • 微凉 - 寇准 - [宋]

    高桐深密间幽篁,乳燕声稀夏日长。独坐水亭风满袖,世间清景是微凉。
  • 邺中和崔迈著作 - 寇准 - [宋]

    虚室凝愁厌夜眠,长吟静对欲凉天。梦回故国人空还,望断重城月自圆。时泰未能抛组绶,性孤终是忆林泉。明朝奉诏遐方去,何处烟江寄客船。
  • 邺中和崔迈著作 - 寇准 - [宋]

    独倚空楼畏景残,凝眸魂断楚云端。猿清好杂江声听,山远宜和霁色看。鸟掠平芜堪入画,风来危槛欲生寒。萧萧前浦归帆静,落日长吟且凭栏。
  • 早行 - 寇准 - [宋]

    严钟将报曙,游子已登途。野火时明灭,残星似有无。
  • 赠隐士 - 寇准 - [宋]

    夫子住东野,经年不到城。爱吟无俗趣,贪静得闲名。荒径侵山影,虚堂出燕声,我惭为俗吏,泉石负幽情。
  • 赠隐士 - 寇准 - [宋]

    夫子才名重,贫居志未劳。吟当寒夜苦,闲到白头高。心地通禅寂,田园近海涛。不知千载后,谁更续离骚。
  • 巴东有感 - 寇准 - [宋]

    长岁天涯悲断梗,逢君无处不伤情。那堪日落红楼伴,更听萧萧杜宇声。
  • - 寇准 - [宋]

    独步高原上,依依动所思。无人寻蕙径,落日满江湄。楚泽晴芳处,秦川晚翠时。此中兴废事,千古复谁知。
  • 长安春书 - 寇准 - [宋]

    务闲公府都无事,骑吏前驱引马行。雨霁晚街官柳色,日长春寺讲钟声。云山已有终南秀,泉石犹思洛下清。闻道曲江新水满,欲携歌管出重城。
  • 长安书事 - 寇准 - [宋]

    一从洛邑移秦甸,三见东郊绽早梅。莲府昼闲铃合闭,柳营春暖射堂开。斋坛首冠惭诸将,相印兼营接上台。何事燕公轻仗钺,却言分阃是麤才。
  • 成安感秋 - 寇准 - [宋]

    蝉噪木叶下,远客忽惊秋。凝恨悲晚候,万绪皆如抽。芳时同梦幻,急景如奔流。念我何为者,年来生百忧。贫居负胜事,壮岁伤羁游。临民惭墨绶,垂钓思沧州。达则济天下,穷当守一丘。胡能效时辈,靦冒随沉浮。
  • 成安秋望有怀 - 寇准 - [宋]

    年加心地转如灰,书箧经旬亦懒开。诗句偶吟皆感事,文章无用独伤才。秋蝉残韵摇疏树,夕照寒光下古台。闲绕岸莎看野水,暗流红叶不重回。
  • 池上秋书 - 寇准 - [宋]

    虚斋独语复书空,闲对林塘思少同。霜叶声乾飘夕照,露荷香冷泣秋风。时平偶作青衫吏,心老浑如白发翁。昨夜渭川归好梦,一船烟雨打孤篷。
  • 舂陵闻雁 - 寇准 - [宋]

    萧萧疏叶下长亭,云淡秋空一雁经。惟有北人偏怅望,孤城独上倚楼听。
  • 舂陵闻雁 - 寇准 - [宋]

    危栏秋尽偶来凭,霜落秋山爽气澄。谁道衡阳无雁过,数声残日下舂陵。
  • 春晚书事 - 寇准 - [宋]

    春尽江天景寂寥,思乡还共楚云过。林花经雨香犹在,堤柳无风絮自飘。水国独惭临县邑,烟郊争合负渔樵。青梅时节迟归计,且逐馀芳殢酒瓢。
  • 春望书事 - 寇准 - [宋]

    因晴每日向吟台,纵目山城景象开。白鸟静投沙浦去,落花闲逐野泉来。客愁已被杨烟染,春色难甘蜀魄催。看即流芳无处问,但将馀兴殢黄醅。
  • 春雨 - 寇准 - [宋]

    漠漠霏霏着柳条,轻寒争信杏花娇。江南二月如烟细,谁正春愁在丽谯。
  • 春雨 - 寇准 - [宋]

    散乱萦花坞,空蒙暗柳堤。望回肠已断,何处更莺啼。
  • 春昼 - 寇准 - [宋]

    年长追游兴渐凋,况兼巴峡景萧萧。闲斋为谢杨花到,时拂残书慰寂寥。
  • 寇准
  • 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 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[寇准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