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韩偓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310首诗词:
  • 恩赐樱桃分寄朝士(在岐下) - 韩偓 - [唐]

    未许莺偷出汉宫,上林初进半金笼。蔗浆自透银杯冷,朱实相辉玉碗红。俱有乱离终日恨,贵将滋味片时同。霜威食檗应难近,宜在纱窗绣户中。
  • 春阴独酌寄同年虞部李郎中(在湖南) - 韩偓 - [唐]

    春阴漠漠土脉润,春寒微微风意和。闲嗤入甲奔竞态,醉唱落调渔樵歌。诗道揣量疑可进,宦情缺刓转无多。酒酣狂兴依然在,其奈千茎鬓雪何?
  • 玩水禽(在古南醴陵县作) - 韩偓 - [唐]

    两两珍禽渺渺溪,翠衿红掌净无泥。向阳眠处莎成毯,蹋水飞时浪作梯。依倚雕梁轻社燕,抑扬金距笑晨鸡。劝君细认渔翁意,莫遣縆罗误稳栖。
  • 即目(一作日)二首 - 韩偓 - [唐]

    万古离怀憎物色,几生愁绪溺风光。废城沃土肥春草,野渡空船荡夕阳。倚道向人多脉脉,为情因酒易伥伥。宦途弃掷须甘分,回避红尘是所长。动非求进静非禅,咋舌吞声过十年。溪涨浪花如积石,雨晴云叶似连钱。干戈岁久谙戎事,枕簟秋凉减夜眠。攻苦惯来无不可,寸心如水但澄鲜。
  • 翠碧鸟(以上并在醴陵作) - 韩偓 - [唐]

    天长水远网罗稀,保得重重翠碧衣。挟弹小儿多害物,劝君莫近市朝飞。
  • 赠孙仁本尊师(在袁州) - 韩偓 - [唐]

    齿如冰雪发如黳,几百年来醉似泥。不共世人争得失,卧床前有上天梯。
  • 丙寅二月二十二日抚州如归馆雨中有怀(一作 - 韩偓 - [唐]

    凄凄恻恻又微嚬。欲话羁愁忆故人。薄酒旋醒寒彻夜,好花虚谢雨藏春。萍蓬已恨为逋客,江岭那知见侍臣。未必交情系贫富,柴门自古少车尘。
  • 登南神光寺塔院(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) - 韩偓 - [唐]

    无奈离肠日九回,强摅离抱立高台。中华地向城边尽,外国云从岛上来。四序有花长见雨,一冬无雪却闻雷。日宫紫气生冠冕,试望扶桑病眼开。
  • 赠吴颠尊师(丙寅年作) - 韩偓 - [唐]

    饮酒经何代,休粮度此生。迹应常自浼,颠亦强为名。道若千钧重,身如一羽轻。毫厘分象纬,袒跣揖公卿。狗窦号光逸,渔阳裸祢衡。笑雷冬蛰震,岩电夜珠明。月魄侵簪冷,江光逼屐清。半酣思救世,一手拟扶倾。击地嗟衰俗,看天贮不平。自缘怀气义,可是计烹亨。议论通三教,年颜称五更。老狂人不厌,密行鬼应惊。未识心相许,
  • 感事三十四韵(丁卯己后) - 韩偓 - [唐]

    紫殿承恩岁,金銮入直年。人归三岛路,日过八花砖。鸳鹭皆回席,皋夔亦慕膻。庆霄舒羽翼,尘世有神仙。虽遇河清圣,惭非岳降贤。皇慈容散拙,公议逼陶甄。江总参文会,陈暄侍狎筵。腐儒亲帝座,太史认星躔。侧弁聆神算,濡毫俟密宣。宫司持玉研,书省擘香笺。唯理心无党,怜才膝屡前。焦劳皆实录,宵旰岂虚传。始议新尧历,
  • 此翁(此后在桃林场) - 韩偓 - [唐]

    高阁群公莫忌侬,侬心不在宦名中。岩光一唾垂緌紫,何胤三遗大带红。金劲任从千口铄,玉寒曾试几炉烘。唯应鬼眼兼天眼,窥见行藏信此翁。
  • 晨兴(一作起) - 韩偓 - [唐]

    晓景山河爽,闲居巷陌清。已能消滞念,兼得散余酲。汲水人初起,回灯燕暂惊。放怀殊未足,圆隙已尘生。
  • 闲兴 - 韩偓 - [唐]

    景寂有玄味,韵高无俗情。他山冰雪解,此水波澜生。影重验花密,滴稀知酒清。忙人常扰扰,安得心和平。
  • 寄隐者 - 韩偓 - [唐]

    烟郭云扃路不遥,怀贤犹恨太迢迢。长松夜落钗千股,小港春添水半腰。已约病身抛印绶,不嫌门巷似渔樵。渭滨晦迹南阳卧,若比吾徒更寂寥。
  • 中秋寄杨学士(一作中秋永夕奉寄杨学士兄弟 - 韩偓 - [唐]

    鳞差甲子渐衰迟,依旧年年困乱离。八月夜长乡思切,鬓边添得几茎丝。
  • 清兴 - 韩偓 - [唐]

    阴沈天气连翩醉,摘索花枝料峭寒。拥鼻绕廊吟看雨,不知遗却竹皮冠。
  •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 - 韩偓 - [唐]

    枕流方采北山薇,驿骑交迎市道儿。雾豹只忧无石室,泥鳅唯要有洿池。不羞莽卓黄金印,却笑羲皇白接罒离。莫负美名书信史,清风扫地更无遗。
  • 驿步(癸酉年在南安县) - 韩偓 - [唐]

    暂息征车病眼开,况穿松竹入楼台。江流灯影向东去,树递雨声从北来。物近刘舆招垢腻,风经庾亮污尘埃。高情自古多惆怅,赖有南华养不材。
  • 观斗鸡(一作鸡斗)偶作 - 韩偓 - [唐]

    何曾解报稻粱恩,金距花冠气遏云。白日枭鸣无意问,唯将芥羽害同群。
  • 赠易卜崔江处士(袁州) - 韩偓 - [唐]

    白首穷经通秘义,青山养老度危时。门传组绶身能退,家学渔樵迹更奇。四海尽闻龟策妙,九霄堪叹鹤书迟。壶中日月将何用,借与闲人试一窥。
  • 韩偓
  • 韩偓(约842年~约923年),晚唐五代诗人,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其诗多写艳情,称为“香奁体”。[韩偓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