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陈寅恪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43首诗词:
  • 辛卯广州端午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菖蒲似剑还生绿,艾叶如旗不闪红。唯有沉湘哀郢泪,弥天梅雨却相同。zs一九五一年六月
  • 丁亥除夕作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杀人盈野复盈城,谁挽天河洗甲兵。至德收京回纥马,宣和浮海女真盟。兴亡总入连宵梦,衰废难胜饯岁觥。五十八年流涕尽,可能留命见升平。
  • 忆故居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渺渺钟声出远方,依依林影万鸦藏。一生负气成今日,四海无人对夕阳。破碎山河迎胜利,残馀岁月送凄凉。松门松菊何年梦,且认他乡作故乡。
  • 残春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无端来此送残春,一角湖楼独怆神。读史早知今日事,对花犹忆去年人。过江愍度饥难救,弃世君平俗更亲。解识蛮山留我意,赤榴如火绿榕新。
  • 残春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家亡国破此身留,客馆春寒却似秋。雨里苦愁花事尽,窗前犹噪雀声啾。群心已惯经离乱,孤注方看博死休。袖手沉吟待天意,可堪空白五分头。
  • 追忆游挪威诗 北海舟中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孤怀入海弥难说,水鸟舟人共此游。束地巨环迎北小,拍天万水尽南流。斜阳大月中宵见,(midnightsun为挪威奇景。)故国新声一笑休。(舟人共唱波兰新曲。)忽忆江南黄篾舫,几时归去作遨游。
  • 无题 咏张群内阁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舟中怅望梦难寻,绣被焚香夜夜心。武帝弘规金屋众,文君幽恨凤弦深。催妆青女羞还却,隔雨红楼冷不禁。写尽相思千万纸,东墙消息费沉吟。
  • 贫女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绮罗高价等珠玑,白叠虽廉限敢违。幸有阿婆花布被,挑灯裁作入时衣。
  • 挽王静安先生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敢将私谊哭斯人,文化神州丧一身。越甲未应公独耻,湘累宁与俗同尘。吾侪所学关天意,并世相知妒道真。赢得大清干净水,年年呜咽说灵均。
  • 追忆游挪威诗 易卜生墓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清游十日饱冰霜,来吊词人暖肺肠。东海何期通寤寐,北欧今始有文章。疏星冷月全天趣,白雪沧波缀国妆。(挪威女郎多衣绣衣一袭,所谓国妆是也。余取以喻易卜生作品。)平淡恢奇同一笑,大槌碑下对斜阳。(墓碑上刻有大槌一具。)
  •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新祠故宅总伤情,沧海能来奠一觥。千古文章孤愤在,初春节物万愁生。风骚薄命呼真宰,离乱馀年望太平。归倚小车心似醉,晚烟哀角满江城。
  • 无题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乱眼繁枝照梦痕,寻芳西出忆都门。金犊旧游迷紫陌,玉龙哀曲怨黄昏。花光坐恼乡关思,烛烬能温儿女魂。绝代吴姝愁更好,天涯心赏几人存。
  • 丁亥春日清华园作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葱葱佳气古幽州,隔世重来泪不收。桃观已非前度树,藁街长是最高楼。名园北监仍多士,老父东城有独忧。惆怅念年眠食地,一春残梦上心头。
  •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天风吹月到孤舟,哀乐无端托此游。影底河山频换世,愁中节物易惊秋。初升紫塞云将合,照彻沧波海不流。解识阴晴圆缺意,有人雾鬓独登楼。
  • 华西坝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浅草平场广陌通,小渠高柳思无穷。雷奔乍过浮香雾,电笑微闻送晚风。酒困不妨胡舞乱,花娇弥觉汉妆浓。谁知万国同欢地,却在山河破碎中。
  •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去年病目实已死,虽号为人与鬼同。可笑家人作生日,宛如设祭奠亡翁。
  •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鬼乡人世两伤情,万古书虫有叹声。泪眼已枯心已碎,莫将文字误他生。
  •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女痴妻病自堪怜,况更流离历岁年。愿得时清目复朗,扶携同泛峡江船。
  • 十年诗用听水斋韵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金谷繁华四散空,但闻啼鸟怨东风。楼台基坏丛生棘,花木根虚久穴虫。蝶使几番飞不断,蚁宫何日战方终。十年孤负春光好,叹息园林旧主翁。
  •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 - 陈寅恪 - [现代]

    百尺楼船海气寒,凭阑人病怯衣单。远游空负求医意,归死人嗟行路难。蚕食光阴春黯澹,龙吟风雨夜迷漫。人生终古长无谓,干尽瀛波泪未干。
  • 陈寅恪
  • 陈寅恪(1890.7.3—1969.10.7),字鹤寿,江西修水人。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、古典文学研究家、语言学家、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,与叶企孙、潘光旦、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,与吕思勉、陈垣、钱穆并称为“前辈史学四大家”。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、西南联大、广西大学、燕京大学、中山大学等。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“清末四公子”之一、著名诗人。祖父陈宝箴,曾任湖南巡抚。夫人唐筼,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。因其身出名门,而又学识过人,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“公子的公子,教授之教授”。 著有《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》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《元白诗笺证稿》《金明馆丛稿》《柳如是别传》《寒柳堂记梦》等。[陈寅恪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