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张伯端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38首诗词: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黄芽白雪不难寻,达者须凭德行深。四象五行全藉土,三元八卦岂离壬。炼成灵质人难识,消尽阴魔鬼莫侵。欲向人间留秘诀,未闻一个是知音。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草木阴阳亦两齐,若还缺一不芳菲。初开缘叶阳先唱,次发红花阴后随。常道只斯为日用,真源返覆有谁知。报言学道诸君子,不识阴阳莫强嗤。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不识玄中颠倒颠,争知火里好栽莲。牵将白虎归家养,产个明珠似月圆。谩守药炉看火候,但看神息任天然。群阴剥尽丹成熟,跳出凡笼寿万年。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三五一都三个字,古今明者实然稀。东三南二同成五,北一西方四共之。戊己自居生数五,三家相见结婴儿。婴儿是一含真炁,十月胎圆入圣基。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不识真铅正祖宗,万般作用枉施功。休妻谩遣阴阳隔,绝粒徒教肠胃空。草木金银皆滓质,云霞日月属朦胧。更饶吐纳并存想,总与金丹事不同。
  • 七言四韵十六首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万卷仙经话总同,金丹只此是根宗。依他坤位生成体,种向乾家交感宫。莫怪天机俱漏尽,都缘学者尽迷蒙。若人了得诗中意,立见三清太上翁。
  • 绝句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饶君了悟真如性,未免抛身却入身。何似更兼修大药,顿超无漏作真人。
  • 绝句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投胎夺舍及移居,旧住名为四果徒。若解降龙并伏虎,真金起屋几时枯。
  • 绝句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鉴形闭气思神法,初出艰难后坦途。倏忽虽能游万国,奈何弃旧却移居。
  • 绝句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释氏教人修极乐,亦缘极乐是金方。大都色相惟兹实,馀二非真谩度量。
  • - 张伯端 - [宋]

  • 解佩令·修行之士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修行之士,功勤不小。识五行、逆顺颠倒。妙理玄玄,玉炉中、龙蟠虎踞,金鼎内、炼成至宝。阳神雕体,杳杳冥冥,刹那间、游遍三岛。出入纯熟,按捺住、别寻玄妙。合真空,太虚是了。
  • 性地颂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佛性非同异,千灯共一光。增之宁解溢,减著且无伤。取舍皆为过,焚漂总不妨。见闻知觉法,无一可猜量。
  • 性地颂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如来妙体遍河沙,万象森罗无障遮。会得圆通真法眼,始知三界是吾家。
  • 性地颂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视之不可见其形,及至呼之又却应。莫道此声如谷响,若还无谷有何声。
  • 性地颂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一物含闻见觉知,盖诸尘境显其机。灵常一物尚非有,四者凭何作所依。
  • 性地颂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求生本自无生,畏灭何曾暂灭。眼见不如耳见,口说争如鼻说。
  • 见物便见心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见物便见心,无物心不现。十方通塞中,真心无不遍。若生知识解,却成颠倒见。睹境能无心,始见菩提面。
  • 宝月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一轮明月当虚空,万国清光无障碍。收之不聚拨不开,前之不进后不退。彼非远兮此非近,表非外兮里非内。同中有异异中同,问你傀儡会不会。
  • 三界惟心 - 张伯端 - [宋]

    三界惟心妙理,万物非此非彼。无一物非我心,无一物是我己。
  • 张伯端
  • 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曾中进士,后谪戍岭南。于成都遇仙人(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)授道,后著书立说,传道天下。 北宋元丰五年(公元1082年)仙逝,飞升前留有《尸解颂》一首:“四大欲散,浮云已空,一灵妙有,法界通融”。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[张伯端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