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晁补之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772首诗词:
  •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平生惟亲旧,相得怀抱敞。宁知老田里,三径得还往。结庐在人境,此意陶令赏。但话北窗凉,何必羲皇上。
  • 罢蒲干濠道中寄府教授之道弟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冲寒到郡待花开,花未开时却遣回。敢意三年容我隐,只如千里访君来。二崤毂击何为者,五老云霾安在哉。更约劖诗猿虎谷,它年重过扫莓苔。
  • 依韵和子充杂言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君不见东方朔,避世金马门,侏儒倡郭同陆沉。滑稽突梯意已深,不如孙登闭口逃苏门。身犹孤凤无与邻,心知嵇生未识真。儿童读书闻入孝,遭时有用可以移于君。孔子系易辞,尊干而卑坤。耦耕未足问礼则,鸟兽固自群荆榛。孟尝声势,一旦消歇,冢上之牧良可悲。苟为贫贱不济物,身死泯然俱若兹。闻君早慕栖竹林,何忽作此悲来吟
  • 感兴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渊明褊志迷归去,叔夜支辞谬养生。道有穷通千世运,命无夭寿四时行。我能为蝶斯同化,子亦知鱼乃至情。谓马谓牛无不可,楚肝越胆太分明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达则经纶隐着书,昔人于此孰亲疏。王通持底答扬素,汾曲先人有敝庐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相逢樽酒未辞深,握手盱眙十载心。车马凄凉人夜别,出门落月与横参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闻说归心已浩然,苏门况有子云廛。广文不去惭官长,系马堂阶要酒钱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住近苏门有白云,闭关却扫道逾尊。相逢不语忽长啸,今日岂无人姓孙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时平未用入山深,岁晚何妨木秀林。闻说熊罴参后乘,可容牛下有哀吟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千首清诗竞夜长,真成蝴蝶为春忙。莫教流落人间少,雷电它时下取将。
  • 和胡戢七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少时豪气恨沈沦,缪意诗书可庇民。长笑壮年无一事,微吟只有故人亲。
  • 寄怀八弟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君好作官容我隐,我专筑室待君归。古来奇特俱安用,老去疏慵自不违。五府交书何怪密,双林白社未嫌稀。先君门户观之子,葵藿吾今遯益肥。
  • 寄怀八弟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平日鸰原左右手,蟨邛前后未须论。清秋淮上多诗句,白首篱边近酒樽。杜舅高情笃兄弟,先君至性厚闺门。两公与尔同师法,相待归来老此园。
  • 寄怀八弟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扬州全盛吾能说,鸭脚琼花五百年。忽见山光好诗轴,却思淮浦旧渔船。柴荆故俗真虚老,松菊幽斋已重迁。便作扶藜望衡霍,清秋随分有风烟。
  • 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玉山东去不通州,万壑千岩隘上游。应会逐臣西望意,故教溪水只西流。
  • 泊思禅寺呈廖明略其地盖干越寺在琵琶洲上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迟君干越思禅寺,弥月忘归住翠岚。忽见琵琶洲上月,始惊全室在天南。
  • 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大山宫,小山霍,欲识山高观石脚。大波为澜,小波为沦,欲知水深观水津。营丘于此意独亲,杜侯所与复有人。不见李侯今五载,苦向营丘有余态。齐纨如雪吴刀裁,小毫束笋缣囊开。经营初似云烟合,挥洒忽如风雨来。苍梧泱漭天无日,深岩老树洪涛入。榛林闇漠猿狖寒,苔藓侵淫螺蚌湿。纷纷禽散江干沙,有风北来吹蒹葭。前洲后渚
  •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乘涛无意犯星躔,好在琴尊且乐全。彭泽孤吟成小隐,苏门双啸剧登仙。平时主父言多困,晚节扬雄学始传。鲍叔可能知管子,劳君相许寄忘年。
  •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蜀客高词诧割鲜,直吞云梦气仍全。自怜单阏穷为赋,不向元和共得仙。嘉论一朝倾盖合,新诗半夜叩关传。西窗却话巴山事,它日相逢忆此年。
  • 次韵金乡宰韩宗恕寺丞见赠三首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公子翩翩出世贤,少时术业已成全。闲中道义轻三事,醉里文章敌八仙。客舍寒垆聊可拥,县楼昏鼓不须传。河阳花发期相过,即是新年换故年。
  • 晁补之
  • 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[晁补之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