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邵雍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553首诗词:
  • 弄笔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人生所贵有精神,既有精神却不纯。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输勤。因饥得饱饱犹病,为病求安安未真。人误圣人人不少,圣人无误世间人。
  • 七日逆洛夜宿延秋庄上 - 邵雍 - [宋]

    八月延秋禾熟天,农家富贵在丰年。一箪鸡黍一瓢酒,谁羡王公食万钱。
  •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 - 邵雍 - [宋]

    无限高贤抑壮图,登临不用起长吁。山川千古战争后,冠剑百年零落馀。浪把功名为忆任,那知富贵岂人谟。丹青曲尽世间妙,写得凭栏意思无。
  • 秋日登崇德阁二首 - 邵雍 - [宋]

    一百年来号太平,当初仍患不丁宁。京都尚有汉唐气,宫阙犹虚霸王形。烟外乱峰才隐约,霜馀红树半凋零。樽中有酒难成醉,旋被西风吹又醒。
  • 秋日雨霁闲望 - 邵雍 - [宋]

    水冷云疏霜意早,岁华虽晚黄花好。饶教四面远山围,奈何一片秋光老。上天生物固无私,圣人馀事人虽晓。陈言生活不须矜,自是中才皆可了。
  • 人贵有精神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人贵有精神,精神多不醇。有精神而醇,为第一等人。不醇无义理,是非随怒喜。怒以是为非,喜以非为是。怒是善人疏,喜非小人比。败国与亡家,鲜有不由此。娶妻娶柔和,嫁夫嫁才美。安得正妇人,作配真男子。
  • 人生一世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前有亿万年,后有亿万世。中间一百年,做得几何事。又况人之寿,几人能百岁。如何不喜欢,强自生憔悴。
  • 人玉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玉不自珍人与珍,人珍何谢玉之纯。然后粹美始终一,更看清光表里真。韬韫有名初在石,琢磨成器却须人。古人已死不复见,被褐之言不谬云。
  • 奢侈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侈不可极,奢不可穷。极则有祸,穷则有凶。
  • 绳水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有水善平难善直,唯绳能直不能平。如将绳水合为一,世上何忧事不明。
  • 绳水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水能平而不能直,绳能直而不能平。安得绳水为人情,而使天下都无争。
  • 盛衰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克肖子孙,振起家门。不肖子孙,破败家门。猗嗟子孙,盛衰之根。
  • 盛衰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势盛举头方偃蹇,气衰旋踵却嗟吁。厚诬天下称贤者,天下何尝可厚诬。
  • 十七日锦屏山下谢城中张孙二君惠茶 - 邵雍 - [宋]

    山似挼蓝波似染,游心一向难拘捡。仍携二友所分茶,每到烟岚深处点。
  • 十四日留题福昌县宇之车轩 - 邵雍 - [宋]

    洛川秋入景尤佳,微雨初过径路斜。水竹洞中藏县宇,烟岚坞里住人家。霜馀红间千重叶,天外晴排数缕霞。溪浅溪深清潋滟,峰高峰下碧查牙。鸟因择木飞远还,云为无心去更赊。盖世功名多龃龉,出群才业足咨嗟,浮生日月仍须惜,半老筋骸莫强夸。就此岩边宜筑室,乐吾真乐乐无涯。
  • 思山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看即青山与白云,寻思没量大功勋。未知乐处缘何事,岂止饥时会茹荤。千首拙诗难着怨,一樽芳醑别涵春。壶中日月长多少,能老红尘几辈人。
  • 思山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只恐身闲心未闲,心闲何必住云山,果然得手情性上,更肯埋头利害间。动止未尝防忌讳,语言何复着机关。不图为乐至于此,天马无踪自往还。
  • 岁暮自贻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天道无长春,地道无常珍。须禀中和气,方生粹美人。良田多黍稌,薄地足荆榛。樗栎蓬蒿类,止能充恶薪。既为万物灵,须有万物粹。既无万物灵,徒分万物类。欲出至珍言,须有至珍意。欲彰至美名,须作至美事。济事为美事,悟主为珍意。奈何此二者,我犹无一与。
  • 唐虞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天下目为目,谓之明四目。天下耳为耳,谓之达四聪。前旒与黊纩,所贵无近情。无为无不为,知此非虚生。
  • 桃李吟 - 邵雍 - [宋]

    桃李因风花满枝,因风桃李却离披。惨舒相继不离手,忧喜两般都在眉。泰到盛时须人蛊,否当极处却成随。今人休爱古人好,只为今人生较迟。
  • 邵雍
  • 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北宋著名理学家、数学家、道士、诗人,生于林县上杆庄(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,一说生于范阳,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与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并称“北宋五子”。少有志,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,并悟到“道在是矣”,而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《观物内外篇》《先天图》《渔樵问对》《伊川击壤集》《梅花诗》等。 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,邵雍30岁,游历河南,因将父母葬在伊水(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)之上,遂而成为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定居洛阳,以教授为生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[邵雍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