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陈与义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653首诗词:
  • 戏大光送酒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折得岭头如玉梅,对花那得欠清杯。不烦白水真人力,便有青州从事来。
  • 萤火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翩翩飞蛾掩月烛,见烹膏油罪莫赎。嘉尔萤火不自欺,草间相照光煜煜。却马已录仙人方,映书曾登君子堂。不畏月明见陋质,但畏风雨难为光。
  • 咏水仙花五韵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仙人缃色裘,缟衣以裼之。青帨纷委地,独立东风时。吹香洞庭暖,弄影清昼迟。寂寂篱落阴,亭亭与予期。谁知园中客,能赋会真诗。
  • 游南嶂同孙信道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遥瞻南嶂深复深,双崖与天藏太阴。青鞋济胜不能懒,踏破积雪穷崎嶔。空中朽树抱孤筱,无窍苍壁生横林。孤禽三叫危石裂,欲返未返神萧森。磴回忽然何处所,当面烟如翠蛟舞。石门泄风无昼夜,古木截道藏雷雨。丹丘赤城去几许,下视人间足尘土。放身天地不自知,导以龙蛇翼熊餐。山中异事记今晨,杖藜得道孙与陈。
  •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百尺阑干横海立,一生襟抱与山开。岸边天影随潮入,楼上春容带雨来。慷慨赋诗还自恨,徘徊舒啸却生哀。灭胡猛士今安有,非复当年单父台。
  •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池光修竹里,筇杖季春头。客子愁无奈,桃花笑不休。百年今日胜,万里此生浮。莽莽樽前事,题诗记独游。
  •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槐树层层新绿生,客怀依旧不能平。自移一榻西窗下,要近丛篁听雨声。
  • 纵步至董氏园亭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客子今年驼褐宽,邓州三月始春寒。帘钩挂尽蒲团稳,十丈虚庭借雨看。
  • 不见梅花六言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荆楚岁时经尽,今年不见梅花。想得苍烟玉立,都藏江上人家。
  • 除夜不寐饮酒一杯明日示大光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万里乡山路不通,年年佳节百忧中。催成客睡须春酒,老却梅花是晓风。
  • 次韵大光五羊待耿伯顺之作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康州艇子来不急,过岸橹声空复长。百尺楼头堪望远,淡烟斜日晚荒荒。
  • 次韵张矩臣迪功见示建除体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建德我故国,归哉遄我驱。除道得欢伯,荆棘无复余。满怀秋月色,未觉饥肠虚。平林过西风,为我起笙竽。定知张公子,能共寂寞娱。执此以赠君,意重貂襜褕。破帽与青鞋,耐久心亦舒。危处要进步,安处勿停车。成亏在道德,不在功利区。收视以为期,问君此何如。开尊且复饮,辞费道已迂。闭口味更长,香断窗棂疏。
  • 答元方述怀作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不见圆机论九流,纷纷骑鹤上扬州。令之敢恨松桂冷,君叔但伤蒲柳秋。汝海蛇杯应已悟,襄陵驹隙竟难留。来牛去马无穷债,未盖棺前盍少休。
  • 登海山楼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万航如凫鷖,一水如虚空。此地接元气,压以楼观雄。我来自中州,登临眩冲融。白波动南极,苍鬓承东风。人间路浩浩,海上春濛濛。远游为两眸,岂恤劳我躬。仙人欲吾语,薄暮山葱珑。海清无蜃气,彼固蓬莱宫。
  • 登天清寺塔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为眼不计脚,攀梯受微辛。半天拍阑干,惊倒地上人。风从万里来,老夫方岸巾。荒荒春浮木,浩浩空纳尘。夕阳差万瓦,赤鲤欲动鳞。须臾暮烟合,青鲂映奫沦。万化本日驰,高处觉眼新。借问龛中仙,坐稳今几辰。俗子书满壁,澹然不生嗔。唯有太行山,修供独殷勤。
  • 甘棠道中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笋舆碍石一悠然,正月微风意已便。桃花向来浑不数,山中时见绝堪怜。
  • 画梅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娥眉淡淡自成妆,驿使还家空断肠。脂粉不施憔悴尽,失身未嫁易元光。
  • 将赴陈留寄心老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今日忽不乐,图书从纠纷。不见汝州师,但见西来云。长安岂无树,忆师堂前柳。世路九折多,游子百事丑。三年成一梦,梦破说梦中。来时西门雨,去日东门风。书到及师闲,为我点枯笔。画作谪官图,羸骖带寒日。他时取归路,千里作一程。饱吃残年饭,就师听竹声。
  • 洛头书事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纶巾古鹤氅,日暮槲林间。谁使翁迎客,应闻屐响山。占年又得熟,劝我不须还。村酒困壮士,水风吹醉颜。
  • 难老堂周元翁家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城南乌声和且都,我识丈人屋上乌。难老堂中一樽酒,不教霜雪上髭须。樊侯种梓用葛谒,丈人向来亦种德。挽回万事入绳床,花竹相看有佳色。人生知足一饱多,当时恨我弃渔蓑。题诗素壁蛇蚓集,五百年后公摩挲。
  • 陈与义
  • 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[陈与义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