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陈与义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653首诗词:
  • 侯处士女挽词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畴昔翁才比太师,固应生女作门楣。人间似梦风旌出,佛子何之宰树悲。五日税金空繐帐,三千车乘忽荒陂。它年不共江流去,突兀张林妇德碑。
  • 来禽花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来禽花高不受折,满意清明好时节。人间风日不贷春,昨暮烟脂今日雪。舍东芜菁满眼黄,胡蝶飞去专斜阳。妍嗤都无十日事,付与梧桐一夏凉。
  • 里翁行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里翁无人支缓急,天雨墙坏百忧集。卖衣雇人筑得墙,不虑偷儿披户入。夜寒干陬不经过,偷儿若来知奈何。君不见巴丘古城如培塿,鲁肃当年万人守。
  • 梦中送僧觉而忘第三联戏足之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两鸿同一天,羽翼不相及。偶然一识面,别意已超忽。去程秋光好,万里无断绝。虽无仁人言,赠子以明月。
  • 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稽首苏耽仙,乘云去无迹。尚留橘井在,与世除狂疾。谁能不饮此,识味亦可录。坐令郑玄牛,亦抱荆山玉。伟哉稚川裔,神交接朝夕。游戏及小道,造化入大笔。优为吴诗父,雅命楚骚仆。岂其橘井助,本自同仙籙。坐中子刘子,知是当日客。书悬元和脚,语经建康力。先我登公门,不数鸷鸟百。曾挹两仙袖,自然生羽翼。嗟我无长才,
  • 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四岁冷官桑濮地,三年羸马帝王州。陶潜迷路已良远,张翰思归那待秋。病鹤欲飞还踯躅,孤云欲去更迟留。盍簪共结鸡豚社,一笑相从万事休。
  •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卷中衮衮溪山去,笔下明明开闢初。不肯一褌为妇计,俞郎作意未全疏。
  • 题江参山水横轴画俞秀才所藏二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万壑分烟高复低,人家随处有柴扉。此中只欠陈居士,千仞岗头一振衣。
  •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二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不管先生巾欲摧,雨中艇子便撑开。青山隔岸迎人去,白鹭冲烟送酒来。
  • 题水西周三十三壁二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周子篘中早得春,唤人同渡一溪云。贪看雨歇前峰变,不觉斟时已十分。
  • 西风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木末西风起,中含万里凉。浮云不愁思,尽日只飞扬。梦断头将白,诗成叶自黄。不关明主弃,本出涸阴乡。
  • 西轩寓居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牢落西轩客,巡檐费独吟。桃花明薄暮,燕子闹微阴。辛苦元吾事,淹留更此心。小窗随意写,蛇蚓起相寻。
  • 徙舍蒙大成赐诗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南北东西共一尘,得坻随处可收身。卜居赋就知谋拙,入宅诗成觉新诗。三径蓬蒿犹恨浅,九流宾客未嫌贫。不须更待高轩过,袖有珠玑已照邻。
  • 小阁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烂干横岁暮,徙倚度阴晴。木落太湖近,梅开南纪明。病余仍爱酒,身后更须名。鹳鹤忽双起,吾诗还欲成。
  • 寻诗两绝句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楚酒困人三日醉,园花经雨百般红。无人画出陈居士,亭角寻诗满袖风。
  • 寻诗两绝句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爱把山瓢莫笑侬,愁时引睡有奇功。醒来推户寻诗去,乔木峥嵘明月中。
  • 夜抵贞牟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野暝犹闻远,川明不恨迟。焚山隔岸火,及我系船时。夜半青灯屋,篱前白水陂。殷勤谢地主,小筑欲深期。
  • 游岘山次韵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夜度一程云,平明踏山址。山神岂妬我,飞雨乱眸子。重岳衮衮去,前杰后俊伟。晦明更百态,始望那及此。路穷得精庐,税驾谘祖始。老僧千金意,佳处相指似。先生一笑领,得句易翻水。安石未归山,却要山料理。奇哉此一段,惊世无前轨。酬山以快饮,春蕨正滋旨。一丘傥许予,高卧饱松髓。城中谩拄笏,那知有兹事。
  • 游岘山次韵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高人买山隐,百万犹恨少。客儿最省事,有屐一生了。东庄良不遥,十里望缥缈。萦纡并麦垅,翠浪四山绕。先生滞鹿车,去程通凤沼。暂来山泉上,思与飞云杳。云北接云南,一迳绝纷扰。竹林怀风雨,目断极窈窈。从来无世尘,相对真不挠。龙儿争地出,头角已表表。先生嘱支郎,勿使斤斧夭。终当乞一杖,险路扶吾老。
  • 游岘山次韵三首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转路山突兀,众山之所望。懒融不下山,揖山会虚堂。大空出盘嬉,小空时侍傍。我游瞻铁凤,力尽随木羊。石窗非人世,意欲凌风翔。巉巉窗中人,出定发有霜。过眼几浮烟,关身一禅床。教我安心法,入鸟不乱行。似知使君尊,起炷柏子香。陇云亦堪寄,分作我归装。好在窗前竹,伴师老苍苍。
  • 陈与义
  • 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[陈与义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