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陈与义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653首诗词:
  • 研铭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无住庵,老居士。紫玉池,娱晚岁。不出庵,书诵偈。谁使之,践朝市。入承明,司帝制。如眢井,久不治。百尺泉,来莫冀。古之人,轻百计。惟出处,不敢易。嗟已晚,觉非是。勒斯铭,戒后世。
  • 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老龟千年作一息,天地併入支床力。何年生此石肠儿,非皮裹骨骨裹皮。君家元绪不慎口,遂与老桑同一朽。知君游世磨不磷,往作道人之石友。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,试与话禅当点头。
  • 雨中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北客霜侵鬓,南州雨送年。未闻兵革定,从使岁时迁。古泽生春霭,高空落暮鸢。山川含万古,郁郁在樽前。
  • 雨中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雨打船蓬声百般,白头当夏不禁寒。五湖七泽经行遍,终忆吾乡八节滩。
  • 浴室观雨以催诗走群龙为韵得走字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微云生屋脊,欹枕看培塿。崔嵬乱一瞬,泰华入搔首。须臾万银竹,壮观惊户牖。摧击竟自碎,映空白烟走。余飚送未了,日色在井口。去冬三寸雪,寒日澹相守。商量细细融,未觉经旬久,谁能料天工,办此颖脱手。一凉满天地,平分到庭柳。叶端啸余风,送我一杯酒。画屏题细字,尽记同来友。俗眼之所遗,此事当不朽。
  • 元夜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今夕天气佳,上天何澄穆。列宿雨后明,流云月边速。空檐垂斗柄,微吹生丛竹。对此不能寐,步绕庭之曲。遥睇浮屠颠,数星红煜煜。悟知烧灯夕,节意亦满目。历代能几诗,遍赋杂珉玉。栖鸦亦未定,更呜伴余独。百年滔滔内,忧乐两难复。唯应长似今,寂寞送寒燠。
  •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岳阳壮观天下传,楼阴背日堤绵绵。草木相连南服内,江湖异态栏干前。乾坤万事集双鬓,臣子一谪今五年。欲题文字吊古昔,风壮浪涌心茫然。
  • 再赋二首呈奇父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国香薰坐先生醉,秋叶藏花客子迷。驱使晚风同胜地,东轩不用镇帷犀。
  • 再赋二首呈奇父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香遍东园花一枝,寻花觅路忽成迷。先生莫道心如铁,喜气朝来横角犀。
  • 正月十二日至邵州十三日夜暴雨滂沱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邵州正月风气殊,鹑尾之南更山坞。昨日已见三月花,今夜还闻五更雨。笺与天公一破颜,走避北狄趋南蛮。梦到龙门听涧水,觉来檐溜正潺潺。
  • 种竹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种竹不必高,摇绿当我楹。向来三家墅,无此笙箫声。皇天有老眼,为閟十日晴。护我萧萧碧,伟事邻翁惊。同林偶落此,相向意甚平。何须俟迷日,可笑世俗情。明年万夭矫,穿地听雷鸣。但恨种竹人,南山合归耕。佗时梦中路,留眼记所更。苍云屯十里,不见陈留城。
  • 和若拙弟得陪游后园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壮夫三箭功名手,儒士百篇藜苋肠。莫道人人握珠玉,应须字字挟风霜。
  • 和孙升之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姬国余芳代有人,于今公子秀溪濆。处心如水尚书市,能赋临流靖节君。花岛红云春句丽,月梅疏影夜香闻。囊开古锦湖山出,何意一星窥妙文。
  • 己酉九月自巴丘过湖南别粹翁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离合不可常,去处两无策。眇眇孤飞雁,严霜欺羽翼。使君南道主,终岁好看客。江湖尊前深,日月梦中疾。世事不相贷,秋风撼瓶锡。南云本同征,变化知无极。四年孤臣泪,万里游子色。临别不得言,清愁涨胸臆。
  • 江南春·雨后江上绿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雨后江上绿,客悉随眼新。桃花十里影,摇荡一江春。朝风迎船波浪恶,暮风送船无处泊。江南虽好不如归,老蔼绕墙人得肥。
  •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乡里小儿真可怜,市朝大隐正陶然。固应聊颂屈原橘,底事便歌杨恽田。广陌遥知驹款段,曲池犹记鹭联拳,对床夜雨平生约。话旧应惊岁月迁。
  •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蚍蜉堪笑亦堪怜,撼树无功更怫然。赋就柳州聊解祟,诗成彭泽要归田。身谋共悔蛇安居,理遣须看佛举拳。怀祖定知当晚合,次君未可怨稀迁。
  • 谨次十七叔去郑诗韵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咏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镜中无复故人怜,却愧谋生后计然。叔夜本非堪作吏,元龙今悔不求田。怀亲更值薪如桂,作客重看栗过拳。万事巧违高枕卧,忧来一夕费三迁。
  • 两绝句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西风吹日弄晴阴,酒罢三巡湖海深。岳阳楼上登高节,不负南来万里心。
  • 两绝句 - 陈与义 - [宋]

    二士相随风满巾,两禅同队景弥新。但得黄花不牢落,莫嫌惊倒岳州人。
  • 陈与义
  • 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[陈与义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