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涎涎只来燕,飞飞自舞空。轻如汉家后,斜避楚台风。斗折撩沙觜,相高接草虫。向人全不畏,切莫入吴宫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避吴宫火,千年楚屋春。翅迎风雨健,声入户庭频。掠水过长渚,衍虫落覆尘。休将汉皇后,故故比轻身。
  • 早发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吴鸡鸣隔山,江月半在水。啮啮出岸潮,霅霅入蒲苇。解{左纟右乍}泛明镜,接天知几里。我家今不遥,正住句溪尾。
  • 春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云压花房冷,风开柳絮迟。幽人宿酲在,静馆昼眠时。欲雨天无雨,将丝鬓未丝。孔融过五十,岁月已堪悲。
  • 春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浓淡云无定,凄微气宇寒。鸠鸣桑叶吐,村暗杏花残。客子行裘薄,春塘野水宽。轻雷欣已发,谬作采茶官。
  • 和岁除日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年三万六千刻,玉漏唯余十二时。去日苦多谁会惜,残阴全少颇能知。已惊颜貌徐徐改,不奈乌蟾冉冉驰。万国明朝贺新岁,东风依旧入春旗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昂然大雄鸡,高冠紫沉羽。星占太史局,树栖丞相府。知时不失晦,得食曾呼伍。幸无终夜鸣,须防人起舞。
  • 寄题张光禄荣佚堂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疏氏昔二傅,张氏今两卿。相去千余载,能与同令名。亦尝便侍从,况有冰玉清。山怀山东业,力制河北兵。云烟忽起晦,日月不得明。白首无所为,脱身吴楚城。七十还印绶,不以名教轻。葺堂读旧书,时出郊郭行。水边观游鱼,树底爱啼莺。适逢野老语,复问农人耕。纷纷世上士,车马无此情。
  • 金陵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恃险不能久,六朝今已亡。山形象龙虎,宫地牧牛羊。江上鸥无数,城中草自长。临流邀月饮,莫挂一毫芒。
  • 金陵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金陵逢晓雪,撩乱逗云来。已失乌衣巷,还成白玉台。山盘犹隐见,江转似昭回。一听高楼笛,依稀认落梅。
  • 金陵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每入秦淮口,风波更不忧。重看後庭树,还起旧时愁。故老都无有,遗踪莫可求。何人能识意,白鹭在寒洲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亚夫金鼓从天落,韩信旌旗背水陈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认桃无绿叶,辨杏有青枝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秋花冬更开,夏实冬还结。物理性难常,人意自为孽。
  • 苦雨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秋空几旬雨,四海低鹏翮。昼不见日精,夜不见月魄。洒尽天汉流,蒸烂女娲石。涂潦将埋轮,牛马困负轭。群虫无土蛰,百果就枝坼。安能诛阴虬,坐使天地辟。
  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国佐三公进,师臣一品归。接宾妄素贵,还绶远危机。忆奉追尊册,当观副辂旗。生荣人莫及,无恨掩泉扉。
  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既老仍开国,因归得赐金。念怀知主意,坚介见臣心。笔札尚存纸,性情犹托吟。向来门下客,东首泪盈襟。
  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莫怪沾襟血,无由作吊宾。故池归去雁,春信见何人。已写虚堂影,犹镌守冢麟。门生与旧吏,将立道傍珉。
  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言为当代法,行不古人惭。天子贵元老,史官传美谈。名高汉亚相,学嗣晋征南。有子即家宝,未尝金玉贪。
  • 太师杜公挽词五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见录寻常咏,亲装复手题。言从永嘉後,重与建安齐。自古难知己,孤生每择栖。春风寄黄鸟,为向墓间啼。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