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过华亭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晴云嗥鹤几千只,隔水野梅三四株。欲问陆机当日宅,而今何处不荒芜。
  • 寒菜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畦蔬收莫晚,圃吏已能使。根脆土将冻,叶萎霜渐浓。不应虚匕筹,还得间庖饔。旨蓄诗人咏,从来用御冬。
  •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百五将近,千门烟火微。闲过少傅宅,喜见老莱衣。晚雨竹间霁,春禽花上飞。禅庭清溜满,幽兴自忘归。
  • 韩玉汝遗油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朝读百纸书,夜成几篇书。明明白昼有阳乌,黕黕暗室无蟾蜍。目睛须藉外物光,日月不到卑蔀居。君能置以清油壶,暝照文字灯焰舒。妇将膏发云鬓梳,缾底浊浓留脂车。所益既如此,所感当何如。
  • 韩子华遗冰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六月侍臣方赐冰,我赋得之从友朋。开盘一见水玉璞,置坐百步无青蝇。热肤收汗起疹粟,不有消渴同茂陵。杜子每思赤脚踏,韩老尝苦如甑烝。惭无二公才与学,享此足与俗辈矜。
  • 和道损喜雪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密雪已迎腊,随风来拂巾。偏知寒夜屋,不管醉归人。暗积空庭合,偷装众树新。沃田将望岁,压疠且忘贫。薄厚曾无意,飘扬似有因。既能先覆物,乃见未饶春。作阵从天落,何功得地均。暂欣供一赏,惜逐马蹄尘。
  •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七移竹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远爱檀栾碧迳开,荷锄乘雨破秋苔。直须探作阮家趣,更向烟林缺处栽。
  •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崖竹出石壁,根瘦悬青蛇。磔髯露老节,斫骨点寒花。少年莫翦去,骑杀白鼻騧。
  •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三寒溪石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翠耸寒溪上,半隐寒松下。水鸟立棱角,渊鱼游穴罅。寻常置庭槛,琐细不知价。
  •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十春溪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春水冰欲开,傍岸已微释。鱼寒未动鳞,兽渡时有迹。篙师畏割丹,敲拉碎圭璧。
  •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五云际锺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烟昏青栎道,风急隔溪锺。征马未及息,猛虎前有踪。寻声欲投宿,僮仆畏所逢。
  • 和江邻几学士得雷殿直墨竹二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昔见雷子之小篆,今见雷子之墨竹。节瘦已似蛟龙孙,叶暗曾无凤皇宿。江翁得之尤爱怜,作诗写意酬双轴。挂在空堂坐卧看,如玩萧萧岩畔绿。莫疑昏黑眼生花,松煤浓色切寒鸦。不问主人兼客至,明朝骑马到君家。
  • 和介甫明妃曲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明妃命薄汉计拙,凭仗丹青死悮人。一别汉宫空掩泪,便随胡马向胡尘。马上山川难记忆,明明夜月如相识。月下琵琶旋制声,手弹心苦谁知得。辞家只欲奉君王,岂意蛾眉入虎狼。男儿返覆尚不保,女子轻微何可望。青冢犹存塞路远,长安不见旧陵荒。
  • 和刘原甫白鹦鹉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能言异国鸟,来与舶帆飘。尝过西王母,曾殊北海鳐。雪衣应不忌,陇客幸相饶。因忆祢处士,旧洲兰蕙凋。
  •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当时开向杏花後,今日绽当梅萼前。不畏雪霜何太甚,繁英如火满枝燃。
  •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二绝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前占寒食一百六,算到其时未合开。丹艳已先灰管动,不由人力与栽培。
  •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·兰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楚泽多兰人未办,尽以清香为比拟。萧茅杜若亦莫分,唯取芳声袭衣美。
  •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·石兰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言石曾非石上生,名兰乃是兰之类。疗痾炎帝与书功,纫佩楚臣空有意。
  • 和石昌言学士官舍十题·石榴花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春花开尽见深红,夏叶始繁明浅绿。只知结子熟秋霖,不识来时有筇竹。
  • 和宋中道元夕十一韵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鼓声阗阗众戏屯,百仞太华临端门。端门两廊多结彩,公卿士女争来奔。接板连帘坐珠翠,帘疏不隔夭妍存。车驾适从驰道入,灯如撒星天向昏。赭衣已御凤楼上,露台宣看簇钿辕。山前绛绡垂雾薄,火龙矫矫红波翻。金吾不饬六街禁,少年追逐乘大宛。呼庖索醑斗丰美,东市憧憧西市喧。持钱下数买歌笑,玉杓注饮琉璃盆。落然遗俗监主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