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百舌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冬常噤默,乘春何多舌。苍毛无文章,尖啄苦腾说。晓升高高树,百鸟言漏泄。只未学凤皇,有亦学不彻。伤哉古辩士,往往遭车裂。
  • 百舌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天窗明未明,飒飒过微雨。已闻高树头,百舌间关话。幽人枕上听不听,变尽春声始飞去。
  • 宝元圣德诗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斋诚羽卫陈,庚戌推蓂荚。灵宫容物备,清庙威仪摄。迟明导玉舆,出宿戒清堞。冥蒙云雾低,泱漭乾坤接。时雪凝九霄,金笳竞三叠。来宾万国会,受职百神协。中夜即坛壝,浓阴驳鳞鬣。及尔圭币升,焕然星斗晔。华锺帝乐张,法从天衢蹑。端门清旭上,肆宥欢声浃。宝图增大号,元历开皇劫。吉甫独何人,咏歌扬圣业。
  • 汴河雨後呈同行马秘书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雨霁晚虹收,河堤净如扫。清阴拂人树,翠色垂流草。汉漕走王都,华言杂夷獠。时方同马生,野泊聊论道。
  • 汴水斗减舟不能进因寄彦国舍人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朝落几寸水,暮长几寸沙。深滩鳌背出,浅浪龙鳞斜。秋风忽又恶,越舫嗟初阁。坐想掖垣人,犹如在寥廓。
  • 辩疑赠献甫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客逢吠狗,无箠制狗狂。一客叱狗吠,一客言狗良。良狗岂妄吠,好言已莫详。言乃仁之趋,叱乃义所当。趋仁不顾义,非是助狗猖。吾今不疑仁,仁义嗟何妨。
  • 表臣惠蜀笺偕玉砚池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蜀笺珉砚池,为赠知雅故。惭无右军书,亦乏左思赋。环水象辟雍,纹花如织素。愿传君德政,况已闻行路。
  • 表臣以阻水见勉次其韵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野叟津难问,贤人酒不空。行吟同去国,退翼欲乘风。忧已先天下,穷方坐井中。予生一如此,安得免衰翁。
  • 别三十弟彦臣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朝辞都城里,暮止汴堤头。满目非相亲,寂默对河流。
  • 并日得朱表臣酪及樱桃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昨日酪将熟,今朝樱可餐。紫莼休定价,黄鸟未衔残。甘滑已相美,齿牙仍尚完。应知消客热,远赠盎盈盘。
  • 并游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并出惭羸驾,康衢懒著鞭。蹇驴能胜马,擘道去如烟。何用嗟迟疾,从来有後先。所期皆一至,我到尔应还。
  • 泊姑熟江口邀刁景纯相见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尾生信女子,抱柱死不疑。吾与丞相约,安得不顾期。徘徊大江侧,念此亲相知。欲留时已晚,欲去情难持。引领望轩车,岂能慰我思。愿闻下士礼,无曰屈非宜。
  • 泊寿春龙潭上夜半黑风破一舟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盲风吼空来,不识前山遮。回激入湾口,暗浪腾水涯。喧闻破我船,沉没惊一家。晦昧若涂漆,心绪如乱麻。灯光不出户,鬼火空照沙。百物任漂荡,薄命谁怨嗟。但存此空舟,坐类鸟寄槎。妻孥皆失色,一夕鬓欲华。詹惶俟天明,顷刻抵岁遐。雨寒鸡唱迟,况乃城上鸦。
  • 泊昭亭山下得亭字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云中峰午午,潭上树亭亭。久作大梁客,贫留小阮醒。滩愁江舸涩,祠信楚巫灵。日暮渡头立,山歌不可听。
  • 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沛谯有钜枣,味甘蜜相差。其赤如君心,其大如王瓜。尝贡趋国门,岂及贫儒家。今见待士意,下异庐仝茶。食之无厌饫,咏德曾未涯。
  • 蔡河阻浅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陆乏百钧驰,水假孤艇进。颍苦湾滩长,曲折剧篆印。蔡方阻浅涸,寸步出悭吝。胶舟看在前,暗碛疑难慎。谁能使奡荡,空自思禹浚。丈夫少壮时,必在驰驵骏。
  • 草木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草木无处所,动摇知风形。今日万叶黄,昨日万叶青。青既渐衰变,黄亦渐凋零。人生恃岁月,种柏满郊垧。
  • 尝惠山泉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吴楚千万山,山泉莫知数。其以甘味传,几何若饴露。大禹书不载,陆生品尝著。昔唯庐谷亚,久与茶经附。相袭好事人,砂缾和月注。持参万钱鼎,岂足调羹助,彼哉一勺微,唐突为霖澍。疏浓既不同,物用诚有处。空林癯面僧,安比侯王趣。
  • 潮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寒食二月三月交,红桃破纇柳染梢。阴晴不定野云密,黕黕鼓声湖岸坳。使君千骑出南圃,歌吹前导後鸣铙。是时辄预车马末,倾市竞观民业抛。竹亭临水美可爱,嗑咂草木皆吐苞。游人春服靓妆出,笑踏俚歌相与嘲。使君白发体尤健,自晨及暮奏酒肴。尔辈少年翻易倦,倚席欠伸谁得教。公虽不责以正礼,我意未容诚斗筲。逡巡秉烛各分
  • 陈丞相燕息园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少仕既勤劳,暮节念君息。小车辞汉庭,缁衣赋卫国。广园树佳木,鸣鸟来野色。京水鱼可缗,东陂雁可弋。岂不有秦声,酒酣歌在侧。宁同扶风人,自去北山北。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