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嘉佑二年七月九日大雨寄永叔内翰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去年龙母沐,今年龙妇浴。民何竞相传,讹言初愿戮。沐水不湿缨,浴波吞目睛。连岁果为患,准度非人情。岛夷尚弗尔,况乃此京城。天公亦屇详,天子大圣明。尧时不昏垫,安见尧忧茕。今但微禹力,上心常屏营。祠官骏奔走,请祷必竭诚。庙堂列土偶,椒酒空湛盈。灵气自莫主,非以尧言轻。霹雳夜复作,虾蟆尚听鸣。辇道有白水,
  • 江邻几迁居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闻君迁新居,应比旧居好。复此假布囊,家具何草草。我贫无囊假,来僮笑欲倒。所笑还往人,生计不足道。非用僮仆知,虽贫自怀宝。
  • 金山寺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吴客独来後,楚桡归夕曛。山形无地接,寺界与波分。巢鹘宁窥物,驯鸥自作群。老僧忘岁月,石上看江云。
  • 金山芷芝二僧携茗见访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一游江山上,日日吟不足。双锡忽来过,衣霜带初旭。况能持茗具,向此烹新绿。中{左氵右霝}水若饴,北焙花如粟。还将尘虑涤,自愧冠缨束。何以报勤勤,驰奴扣云谷。
  • 谨和相国屋上菊丛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屋上有丛菊,结根深瓦缝。既无地势美,又乏土力拥。乃因涂明生,不由人所种。亦能应节开,焉取入公用。公来步广庭,闻雁目始纵。忽见粲然英,降植合常从。宾僚席其傍,咏玩意已重。物莫厌僻远,会遇良可颂。
  • 锦竹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虽作湘竹纹,还非楚筠质。化龙徒有期,待凤曾无实。本与凡草俱。偶亲君子室。
  • 旌义港阻风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清晨下长淮,忽值秋风恶。渺弥云雾昏,掀合鱼龙作。方惊白浪高,又以寒潮落。远渚时出没,轻舟自前却。将投支戍迷,遇得孤港泊。下缆寄芦林,寻村步芒屩。傥有白醪沽,聊为野田酌。茆屋何飕飕,瓦罂空索索。却持杖头归,相顾还寂寞。一夕不能眠,孤吟当狂药。
  • 九日永叔长文原甫景仁邻几持国过饮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秋堂雨更静,佳菊粲粲芳。置酒延群公,掇英浮新黄。心犹慕渊明,归来归柴桑。莫问车马之,去迹乱康庄。
  • 九月见梅花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江南风土暖,九月见梅花。远客思边草,孤根暗碛沙。何曾逢寄驿,空自听吹笳。今日樽前胜,其如秋鬓华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•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李白死宣城,杜甫死来阳。二子以酒败,千古留文章。我无文章留,何可事杯觞。况承先子戒,宜不著口尝。昔闻有田窦,以此相灭亡。礼饮不在多,欢饮不在荒。二公方逢时,安得入醉乡。
  • 腊酒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汲井辘轳鸣,寒泉碧瓮盛。欲为三伏美,方俟十旬清。梦忆黄公舍,徒闻韦氏名。熟时梅杏小,独饮效渊明。
  • 腊日雪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风毛随校腊,浩浩古原沙。寒竹弓声健,阴藏兔径赊。马头迷玉勒,鹰背落梅花。少壮心空在,悠然感岁华。
  • 莱宣遗酒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白日对芳树,静夜爱明月。我饮虽不多,杯杓安可阙。破屋有空岳,冷灶无黔突。投餐闻韩辱,乞食使陶讷。鉴此不求人,终身其镂骨。傥有佳客过,未免贳袍笏。风从东南来,语向西北发。西北多凤雏,枝间报清越。玉壶盛晓露,赠置醉莫歇。却少可饮人,为告月休没。
  • 李廷臣通判蔡州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来路青青草,随君去未休。亦将离思远,还共翠心抽。细藉车轮稳,薰牵野蔓柔。王孙归不久,冉冉莫经秋。
  • 两中宿谢胥悲三君书堂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急雨射窗鸣,灯残我正寝。穴蚓声苦长,流响入孤枕。众醉如不闻,强聒亦已甚。夜短竟无寝,困瞳剧尘碜。
  • 刘彝秀才归江南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凤鸟不受笯,麒麟宁受靽。君思此二物,中夜忽兴叹。况值南风来,袭兰归楚岸。
  • 留守相公新刱双桂楼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藻栋起霄间,芳条俯可攀。晚云谈次改,高鸟坐中还。日映城边树,虹明雨外山。唯应谢池月,来照衮衣闲。
  • 留题开元寺仙上人平云阁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北市面山色,平目观白云。渔舟溪上歌,游客栏边闻。俯檐翠柏瘦,蔓篱秋实蕡。偶来心意静,尘虑如扫坌。
  • 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街上春泥踏始开,山人忽同供奉来。老奴行迟报我晚,怒气欲拔庭中槐。闻说道心调伏久,等闲休要起嫌猜。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