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鲁馆当年盛,秦台此日遥。龙归终合剑,凤去不闻箫。挽曲方传薤,行輀竞奠椒。空余汉官属,泣送马如潮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风扫天如监,云开日似萍。苑花犹带湿,蔬甲已微青。蝶翅粉应薄,塘漘波更渟。寻春不惜醉,莫笑发星星。
  •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位至三公有,恩加赐谥无。再调金铉鼎,屡剖玉麟符。已叹鸾同穴,还嗟凤欠雏。拥途看卤部,谁为毕三虞。
  •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公在中书日,朝廷百事崇。王官多不喜,天子以为忠。富贵人间少,恩荣殁更降。若非笳鼓咽,寂寞奈秋风。
  •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钱推官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昨夜月如水,君能携酒来。破除愁闷去,洗荡肺肠开。露气林间落,河声地底回。相知不须早,语合自无猜。
  • 送抚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帆疏疏,纤绿蒲,二十四幅轻江湖。高秋逆水上天去,朝过瓜步暮濡须。长风沙顼问鲤鱼,大孤山侧鸣寒乌。鱼腹无书报家信,凭乌为到西山区。西山松柏应更好,及取之官来拜扫。
  • 送傅越石都官归越州待阙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越客舟从真定至,夜夜镜湖生梦寐。晓度吴江百尺船,洗眼重看会稽翠。买臣负薪樵径荒,伯鸾赁舂苔臼弃。绿橘黄柑带叶收,白粳紫蟹侵霜馈。食蟹易美粳易饱,绿橘佐酒柑佐醉。莫论仕宦远与近,布袍练袍何所利。君恬不忍乞丐为,且返故庐聊以迟。
  • 送韩八太祝归京师求医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少年絜而腴,茸茸颔有须。冒热跨马去,去去天王都。借问去何谓,就医将疾驱。客曰实诳我,健壮其非夫。敢告固不绐,但怪所见愚。瘠者未必病,病者未必癯。天马不著肉,日走万里途。山熊岂无膏,养体唯恐痡。滞结在於内,安得形肌肤。厥貌虽美好,厥灰勿须臾。疗之欲其渐,炽之非爱躯。此行不饮别,安得持酒壶。
  • 送江东转运杨少卿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世言楚使者,乃是汉名卿。曾欲察黄绶,但能勤列城。江山无改故,草树几更荣。有意自民甚,不同求羡盈。
  • 送襄邑知县杜君懿太博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霜落水未落,令君将度河。农耕休叱来,女织罢鸣梭。赤帻驱亭长,丹砂挈印窠。无惭浚仪政,才比陵云多。
  • 送薛氏妇归绛州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在家勖尔勤,女功无不喜。既嫁训尔恭,恭己乃远耻。我家本素风,百事无有侈。随宜且奁箱,不陋复不鄙。当须记母言,夜寐仍夙起。慎勿窥窗户,慎勿辄笑毁。妄非勿较竞,丑语勿辨理。每顺舅姑心,况逆舅姑耳。为妇若此能,乃是儒家子。看尔十九年,门阃未尝履。一朝陟太行,悲伤黄河水。车徒望何处,哭泣动邻里。生女不如男,
  • 送允从上人还庐山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山高云在下,诸壑藏半空。千重万重翠,正望落日中。不知野僧归,石径寒易通。松间无人扫,陨叶如断鬉。独行逢暮寒,衣裂溪上风。
  • 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溪水日霅霅,弁峰日峨峨。中有水精宫,此名其谓何。湖水传玉娘,扬光逆常娥。昔人美清夜,高楼发微歌。风流百年余,所历才彦多。我当居其下,醉舞或傞傞。君行贰郡事,结骑黄金珂。容仪苦白皙,度桥鸣橐驼。士女夹道看,秋风吹縠罗。言是公侯家,大体侬弗过。问侬底未辨,撑船入芰荷。应莫劝蚕织,生计非杼梭。
  • 苏子美竹轩和王胜之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庭无十步广,有竹才百个。子时哦其间,宾友或来和。琴壶置於傍,图籍亦在左。谁怜修修影,只畏寒日过。谁怜青青枝,下有暗叶堕。我期霰雪时,来听幽声卧。应当为设榻,勿使赏心剉。持以报主人,此兴不可破。
  •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筑岩无往梦,游岱有飞魂。堕泪隋侯国,遗金汉帝恩。文章留日域,忠孝在王门。天道何由问,秋风遍九原。
  •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昔日伤归国,今朝叹举輀。忧愁传楚些,殄悴感周诗。文草明时访,忠言故吏知。居常呜咽涕,翻作众人悲。
  • 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去年伊水上,倾府望云岑。路转犹回首,人谁不殒心。可怜飞语後,挤恨九幽深。从此埋英骨,空令泪满襟。
  • 唐寺丞知南雄州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前林尚含冻,南国使君行。逆水春风峭,孤舟桂席轻。踏歌闻旧俗,信鬼有颓氓。当识朱衣贵,壶浆拥道迎。
  • 题姑苏豹隐堂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青山崔巍藏古基,文豹不见空断碑。华堂重构犹隐雾,地今易主还好奇。欲邀明月一去饮,常娥将悔出海迟。鸡边少年意气在,来往只借白鹿骑。自称山人具肴酒,酒酣请我留此辞。谪仙坟近何可问,当日无咏亦所疑。
  • 题三教圆通堂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处中最灵智,人与天地参。其间有佛老,曷又推为三。共以圆通出,诚明自包含。排楹压文础,焕采涂朱蓝。而将罝吾儒,复欲笼彼聃。二徒不自晓,恬若均笑谈。越鸟不巢北,伐马不嘶南。固亦辨殊土,麟鷟唯时堪。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