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梅尧臣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920首诗词:
  •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前罢邯郸守,孤高与世违。青云旧知在,白首故园归。既没无儿女,元贫只帐帏。平生洛阳友,从此更应稀。
  •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我今过五十,万事日消磨。熟识世间寡,故交泉下多。叶秋知易陨,松耐竟如何。尝亦悲前哲,荒坟野鼠窠。
  •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得君音信近,安稳在缑山。不是国医误,宁辞蜀道艰。终然有修短,犹免历间关。便作千秋别,沾襟涕泪班。
  •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函关见残雪,褎谷闻春禽。禽响通朱轮,马嘶入青林。花明乱石路,云抱寒泉岑。天外汉江来,城下渔网沉。庖供缩项鳊,坐使宫娥斟。农桑不须教,古俗自通今。
  •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渭入秦宫古,褎分蜀道难。泉声春雨後,月色晓程寒。蚕浴桑芽短,禽啼杏萼丹。从来称召杜,民俗在君安。
  • 送韩玉汝太傅知洋州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春风东来几万里,相送入关如有情。灞陵原边柳条暗,咸阳桥畔桃花明。自古恨别此两处,十千美酒卮璃倾。日落未落车马动,子规滴血壮士惊。行哉使君负胆气,蜀道虽险心常轻。是时门前大桐树,烂漫紫萼啼流莺。弟兄同怀不可见,应亦梦觉嗟远程,太白山前一尺雨,桑下问蚕田问耕。郡城夜开百姓喜,喜从迢递壶浆迎。
  • 送阎仲孚郎中南游山水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蜀山难於上青天,闻之李白为旧传。蜀客往返曾又然,奇峰又与三峡连。巫阳神女暮为雨,飞入楚台王梦旃。相如杨雄不道此,宋玉景差其赋偏。西州才子邯郸守,怀章往代尚踰年。家住岷峨多北宦,乘闲因借下江船。未浮洞庭沅湘去,还探禹穴希马迁。春申楼观已不见,子胥怒涛犹满川。钱塘太守同乡里,一见君来颜已喜,甘馔香脆与君
  • 田家四时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昨夜春雷作,荷锄理南陂。杏花将及候,农事不可迟。蚕女亦自念,牧童仍我随。田中逢老父,荷杖独熙熙。
  • 田家四时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草木遶篱盛,田园向郭斜。去锄南山豆,归灌东园瓜。白水照茅屋,清风生稻花。前陂日已晚,聒聒竞鸣蛙。
  • 田家四时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荒村人自乐,颇足平生心。朝饭露葵熟,夜舂云谷深。采山持野斧,射鸟入烟林。谁见秋成事,愁蝉复怨碪。
  • 田家四时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今朝田事毕,野老立门前。拊颈望飞鸟,负暄话余年。自从备丁壮,及此常苦煎。卒岁岂堪念,鹑衣著更穿。
  •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晚日城头落,轻鞍果下凉。野蜂衔水沫,舟子剥菱黄。木老识秋气,径幽闻草香。幅巾聊去检,不作楚人狂。
  •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烁电未成雨,凉风先入衣。青天忽开影,红日尚余晖。蛱蝶作团起,蜻蜓相戴飞。嘲谑不觉夕,跨马月中归。
  • 同诸韩及孙曼叔晚游西湖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舟中演满意不浅,却坐林塘景欲昏。翠色蜻蜓立菱蕊,青丝騕袅秣城根。
  •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衣冠今盛族,兰玉旧家声。博古无遗悮,遭时有重名。魂舆临水发,灵马向郊鸣。归葬商丘外,森森柏已成。
  •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稽古逢尧舜,锵金侍冕旒。生员尊郑学,子舍预夔谋。翰苑事犹著,岱宗魂已游。无情是天地,玉树掩蒿丘。
  •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丹旐秋风急,清笳晓月寒。明衣裛草露,素士挽桐棺。行哭宾徒盛,观仪里巷殚。空余旧编在,千载莫能刊。
  •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向晚化污积,群飞来户庭。蟭螟许巢睫,琥珀为留形。夜色遍容蔽,雷音亦感听。犹矜负山力,血食也沾醒。
  • 惜春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九十日春无几日,不堪风雨竞吹花。舞英逐水向何处,泛泛斜溪伴晚霞。
  • 惜春三首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前日看花心未足,狂风暴雨忽无凭。此身不及深溪水,随得残红出武陵。
  • 梅尧臣
  • 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 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[梅尧臣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