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汤显祖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34首诗词:
  • 达公来别云欲上都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艇子湖头破衲衣,秣陵秋影片云飞。庭前旧种芭蕉树,雪里埋心待汝归。
  • 归舟重得达公船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无情当作有情缘,几夜交芦话不眠。送到江头惆怅尽,归时重上去时船。
  • 宗望酒中言别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久客逢秋心易伤,新声还此尽离觞。休将半路梅花岭,梦断相思玉茗堂。
  • 先寒食一日同张了心哭王太湖袁翰林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张衡愁处起离情,不见黄州王子声。絮酒只鸡千载事,楚天明日是清明。
  • 雨蕉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东风吹展半廊青,数叶芭蕉未拟听。记得楚江残雨后,背灯人语醉初醒。
  • 送王孔宪越游怀中郎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赤日行天岂去时,山阴残雪夜何之。飘花漱石寒如许,曾见袁家五泄诗。
  • 少小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少小词场得浪名,白头文字总忘情。若非河岳驱排尽,定是烟花拨捩成。
  • 口占奉期建安三月三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排比新声接旧欢,重门初燕语春寒。心知日暮能留客,明月西园是建安。
  • 病中答缪仲淳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不成何病瘦腾腾,月费巾厢药几楞。会是一时无上手,古方新病不相能。
  • 别谢耳伯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深尊明烛意何穷,渐喜南行背朔风。吴粤去来将万里,人情多在绝交中。
  • 送丰城陆郡博廉州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雷阳曾此伫征槎,岁月邮前溪路斜。尚有湖头双雁至,数程犹未到天涯。
  • 花朝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百花风雨泪难销,偶逐晴光扑蝶遥。一半春随残夜醉,却言明日是花朝。
  • 送商孟和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曾见春笺小韵清,曲中传道最多情。西江大有多情客,不得江东一步行。
  • 四月八永安禅院期超无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清朝不见小弥天,竹坞炊茶过午烟。解是雨花新浴佛,诸天谁供洗儿钱。
  • 问李生至清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麻姑山水蔚蓝天,醉墨横飞倚少年。却被倒城人笑煞,太平桥畔野僧眠。
  • 顾膳部宴归三十韵(时大水,饥)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年深情易盈,春阑气方燠。斋房常自清,登临每伤独。同人风义生,命我春酒熟。新雨道无人,越歌山有木。甚设苦难常,为期省相速。适往才张具,且坐遗巾服。行棋过格五,点局残花六。豆间依古礼,坐次随年录。素盏溢芳温,青蔬杂兰菊。无事极脂膏,风斯映明淑。心清笑则雅,兴洽谈逾穆。留连清夜沉,偶叹春年肃。河北人犹流,
  • 离合诗寄京邑诸贵(良会今乖)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琅玕岂不珍,玉屑竟谁饭。桧树郁冬皋,木叶辞秋苑。衿曲自悠悠,衣带日趋缓。乘月望风霄,人遥尺书断。
  • 宿浴日亭因出小浪望海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为郎傍星纪,江湖常久居。倏忽过南海,扁舟挂扶胥。隐隐岸门青,杳杳天池虚。培肸澹凌历,气脉流纡徐。潮回小洲渚,龙鳞勒沟渠。于中藏小舟,其外悬日车。云影苍梧来,咸池相卷舒。孟冬犹星河,淡月沾人裾。阴阳荡挥霍,精色隐踟蹰。濯足章丘余,沐发扶桑初。清辉临洧盘,若木鲜芙蕖。西顾连崦嵫,东眺极扶余。小浪亦莞尔,
  • 达奚司空立南海王庙门外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司空暹罗人,面手黑如漆。华风一来觐,登观稍游逸。戏向扶胥口,树两波罗蜜。欲表身后奇,愿此得成实。树毕顾归舟,冥然忽相失。虎门亦不远,决撇去何疾。身家隔胡汉,孤生长此毕。犹复盼舟影,左手翳西日。嗔匈带中裂,咙气喷溢。立死不肯僵,目如望家室。塑手一何似,光景时时出。墟人递香火,阴风吹崒峍。上有南海王,长
  • 遥和诸郎夜过桃叶渡(有本事) - 汤显祖 - [明]

    诸公纷纷去何所,隔岸荧荧高烛举。若非去挟秦家姝,定是将偷邛市女。一从西蜀老王孙,千骑东方总不论。也乏使君呼共载,也无游女解宵奔。无缘此属翩连去,飘飘晔晔知何处。翠纳香奁夜著人,绛蜡清笙几回曙。当时我亦俊人群,情如秋水气如云。有酒谁家惜酣畅,饶花是处怯离分。如今两鬓笼纱帽,轻烟澹粉何曾到。眼看诸公淹夜
  • 汤显祖
  • 汤显祖(1550—1616),中国明代戏曲家、文学家。字义仍,号海若、若士、清远道人。汉族,江西临川人。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,后迁居汤家山(今抚州市)。出身书香门第,早有才名,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,而且能通天文地理、医药卜筮诸书。34岁中进士,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、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。 明万历十九年(1591)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《论辅臣科臣疏》,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,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,一任五年,政绩斐然,却因压制豪强,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,终于万历二十六年(1598)愤而弃官归里。家居期间,一方面希望有“起报知遇”之日,一方面却又指望“朝廷有威风之臣,郡邑无饿虎之吏,吟咏升平,每年添一卷诗足矣”。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,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。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,以戏曲创作为最,其戏剧作品《还魂记》、《紫钗记》、《南柯记》和《邯郸记》合称“临川四梦”,其中《牡丹亭》是他的代表作。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,而且已传播到英、日、德、俄等很多国家,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。汤氏的专著《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》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,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。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。其诗作有《玉茗堂全集》四卷、《红泉逸草》一卷,《问棘邮草》二卷。[汤显祖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