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李之仪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06首诗词:
  • 菩萨蛮·五云深处蓬山杳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五云深处蓬山杳。寒轻雾重银蟾小。枕上挹馀香。春风归路长。雁来书不到。人静重门悄。一阵落花风。云山千万重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乱魂无据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乱魂无据,黯黯只寻来处路。灯尽花残,不觉长更又向阑。几回枕上,那件不曾留梦想。变尽星星,一滴秋霖是一茎。
  • 清平乐·殷勤仙友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殷勤仙友。劝我千年酒。一曲履霜谁与奏。邂逅麻姑妙手。坐来休叹尘劳。相逢难似今朝。不待亲移玉指,自然痒处都消。
  • 清平乐·萧萧风叶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萧萧风叶。似与更声接。欲寄明珰非为怯。梦断兰舟桂楫。学书只写鸳鸯。却应无奈愁肠。安得一双飞去,春风芳草池塘。
  • 清平乐·西江霜後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西江霜後,万点暄晴昼。璀璨寄来光欲溜。正值文君病酒。画屏斜倚窗纱。睡痕犹带朝霞。为问清香绝韵,何如解语梅花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上尽玉梯云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上尽玉梯云,还见一番佳节。惆怅旧时行处,把青青轻折。倚阑人醉欲黄昏,飞鸟望中灭。天面碧琉璃上,印弯弯新月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莫非魔境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莫非魔境。强向中间谈独醒。一叶才飞。便觉年华太半归。醉云可矣。认著依前还不是。虚过今春。有愧斜川得意人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堤长春晚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堤长春晚。冉冉浑如云外见。欲语无门。略许莺声隔岸闻。锦屏绣幌。犹待归来留一饷。何事迟迟。直恐游丝惹住伊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揉花催柳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揉花催柳,一夜阴风几破牖。平晓无云,依旧光明一片春。掀衣起走,欲助喜欢须是酒。惆怅空樽,拟就王孙借十分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春到雨初晴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春到雨初晴,正是小楼时节。柳眼向人微笑,傍阑于堪折。 暮山浓淡锁烟霏,梅杏半明灭。玉斝莫辞沈醉,待归时斜月。
  • 减字木兰花·触涂是碍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触涂是碍。一任浮沈何必改。有个人人。自说居尘不染尘。谩夸千手。千物执持都是有。气候融怡。还取青天白日时。
  • 清平乐·仙家庭院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仙家庭院。红日看看晚。一朵梅花挨枕畔。玉指几回拈看。拥衾不比寻常。天涯无限思量。看了又还重嗅,分明不为清香。
  • 点绛唇·匀妆了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匀妆了。背人微笑。风入玲珑罩。
  • 临江仙·清润奇峰名韫玉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清润奇峰名韫玉,温其质并琼瑶。中分瀑布写云涛。双峦呈翠色,气象两相高。珍重幽人诚好事,绿窗聊助风骚。寄言俗客莫相嘲。物轻人意重,千里赠鹅毛。
  • 临江仙·病里不知春早晚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病里不知春早晚,惊心绿暗红稀。起来初试薄罗衣。多情海燕,还傍旧梁飞。 瘦损休文谁记得,空将销臂频围。眼前都是去年时。不堪追想,魂断画楼西。
  • 临江仙·初破晓寒无限思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初破晓寒无限思,融融腊意全迷。春工从此被人知。不随蜂蝶,长伴玉蟾低。缥缈云间应好在,盈盈泪湿征衣。背人偷拗向东枝。清香满袖,犹记画堂西。
  • 临江仙·难得今朝风日好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难得今朝风日好,春光佳思平分。虽然公子暗招魂。其如抬眼看,都是旧时痕。酒到强寻欢日路,坐来谁为温存。落花流水不堪论。何时弦上意,重为拂桐孙。
  • 临江仙·知有阆风花解语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知有阆风花解语,从来只许传闻。光明休咏汉宫新。拥身疑有月,衬步恨无云。莫把金樽容易劝,坐来几度销魂。不知仙骨在何人。好将千岁日,占断四时春。
  • 临江仙·九十日春都过了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九十日春都过了,寻常偶到江皋。水容山态两相饶。草平天一色,风暖燕双高。酒病厌厌何计那,飞红更送无聊。莺声犹似耳边娇。难回巫峡梦,空恨武陵桃。
  • 临江仙·偶向凌歊台上望 - 李之仪 - [宋]

    偶向凌歊台上望,春光已过三分。江山重叠倍销魂。风花飞有态,烟絮醉无痕。已是年来伤感甚,那堪旧恨仍存。清愁满眼共谁论。却应台下草,不解忆王孙。
  • 李之仪
  • 李之仪(1048~1117)北宋词人。字端叔,自号姑溪居士、姑溪老农。汉族,沧州无棣(今属山东省)人。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,通判原州。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,朝夕倡酬。元符中监内香药库,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,不可以任京官,被停职。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。后因得罪权贵蔡京,除名编管太平州(今安徽当涂),后遇赦复官,晚年卜居当涂。著有《姑溪词》一卷、《姑溪居士前集》五十卷和《姑溪题跋》二卷。[李之仪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