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杜荀鹤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316首诗词:
  • 冬末投长沙裴侍郎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欲露尘中事,其如不易言。家山一离别,草树匝春暄。吹梦风天角,啼愁雪岳猿。伫思心觉满,何以远门轩?
  • 辞九江李郎中入关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帝里无相识,何门迹可亲。愿开言重口,荐与分深人。
  • 和吴太守罢郡山村偶题二首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罢郡饶山兴,村家不惜过。官情随日薄,诗思入秋多。 野兽眠低草,池禽浴动荷。眼前馀政在,不似有干戈。 快活田翁辈,常言化育时。纵饶稽岁月,犹说向孙儿。 茅屋梁和节,茶盘果带枝。相传终不忘,何必立生祠。
  • 赠友人罢举赴交趾辟命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罢却名场拟入秦,南行无罪似流人。纵经商岭非驰驿,须过长沙吊逐臣。舶载海奴镮硾耳,象驼蛮女彩缠身。如何待取丹霄桂,别赴嘉招作上宾。
  • 赠老僧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童子为僧今白首,暗锄心地种闲情。时将旧衲添新线,披坐披行过一生。
  • 秋江雨夜逢诗友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故友别来三四载,新诗吟得百余篇。夜来江上秋无月,恨不相逢在雪天。
  • 感春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无况青云有恨身,眼前花似梦中春。浮生七十今三十,已是人间半世人。
  • 题道林寺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身未立间终日苦,身当立后几年荣。万般不及僧无事,共水将山过一生。
  • 经严陵钓台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苍翠云峰开俗眼,泓澄烟水浸尘心。唯将道业为芳饵,钓得高名直至今。
  • 秋夜苦吟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吟尽三更未著题,竹风松雨花凄凄。此时若有人来听,始觉巴猿不解啼。
  • 访道者不遇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寂寂白云门,寻真不遇真。只应松上鹤,便是洞中人。药圃花香异,沙泉鹿迹新。题诗留姓字,他日此相亲。
  • 登天台寺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一到天台寺,高低景旋生。共僧岩上坐,见客海边行。野色人耕破,山根浪打鸣。忙时向闲处,不觉有闲情。
  • 自述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四海欲行遍,不知终遇谁。用心常合道,出语或伤时。拟作闲人老,惭无识者嗤。如今已无计,只得苦于诗。
  • 怀庐岳书斋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长忆在庐岳,免低尘土颜。煮茶窗底水,采药屋头山。是境皆游遍,谁人不羡闲?无何一名系,引出白云间。
  • 别敬侍郎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交道有寒暑,在人无古今。与君中夜话,尽我一生心。所向未得志,岂惟空解吟?何当重相见,旧隐白云深。
  •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吾辈道何穷,寒山细雨中。儿童书懒读,果栗树将空。言论关时务,篇章见国风。升平犹可用,应不废为公。
  • 春日闲居即事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未得青云志,春同秋日情。花开如叶落,莺语似蝉鸣。道合和贫守,诗堪与命争。饥寒是吾事,断定不归耕。
  • 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少见古人无远虑,如君真得古人情。登科作尉官虽小,避世安亲禄已荣。一路水云生隐思,几山猿鸟认吟声。知君未作终焉计,要著文章待太平。
  • 题德玄上人院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刳得心来忙处闲,闲中方寸阔于天。浮生自是无空性,长寿何曾有百年。罢定磬敲松罅月,解眠茶煮石根泉。我虽未似师披衲,此理同师悟了然。
  • 乱后出山逢高员外 - 杜荀鹤 - [唐]

    自从乱后别京关,一入烟萝十五年。重出故山生白发,却装新卷谒清贤。窗回旅梦城头角,柳结乡愁雨后蝉。名姓暗投心暗祝,永期收拾向门前。
  • 杜荀鹤
  • 杜荀鹤(约846—约906),字彦之,自号九华山人。汉族,池州石埭(今安徽省石台县)人。他出身寒微,中年始中进士,仍未授官,乃返乡闲居。曾以诗颂朱温,后朱温取唐建梁,任以翰林学士,知制诰,故入《梁书》(按应作《五代史记》;《梁书》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(502—557年)五十余年的史事。)。 他以“诗旨未能忘救物”(《自叙》)自期,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,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,颇多反映,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,《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》中官兵的遍搜珠宝,乱杀平民,甚至拆古寺,掘荒坟;《再经胡城县》中酷吏的残忍,县民的含冤,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。其诗也明白平易,且都是近体诗,但也失之浅率,不甚耐读。他自称【苦吟】,从技巧上说,未必如此。《沧浪诗话》将他列为一体,翁方纲不以为然,在《石洲诗话》中说:【咸通十哲,概乏风骨……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,亦殊浅易。】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引《幕府燕闲录》,也谓鄙俚浅俗,惟宫词为唐第一。[杜荀鹤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