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刘基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599首诗词: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二仪播元气,昼夜靡停机。有生即有死,化工亦何私。彼狂牵所欲,冥行失康逵。无航思利涉,发此百祸机。贼人还自贼,扰扰竟何为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郭南有穷夫,黄发对老妻。见人抱儿女,仰面看天啼。郭北有宕子,鲜服明春闺。累累倚门亲,疏茹乏盐醯。盛年异欣戚,薄暮空噬脐。达生贵知命,胡为苦悲凄。咬咬水中凫,谷谷墙下鸡。良无返哺望,乳菢何栖栖。冥目思此理,惆怅中自迷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老眼眯昏夜,见萤以为灯。灯萤何足辨,所悲老且瞢。瞢老复何用,甘心就无能。逍遥麋鹿愿,所得良已弘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海鲸乘扶摇,激水腾九旻。退潮触泥沙,颅骨空嶙峋。猛虎掉尾行,饮血不满唇。跳哮逞雄攫,系首八尺缗。赋命虽在天,成之亦由人。嗟嗟灯上蛾,亦岂厌其身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夷齐值明时,饿死西山阳。四老生乱世,采芝以徜徉。李业遇公孙,欲盖反受殃。严陵辞故人,万古清名扬。性也实有命,君子顺其常。漫漫云间鸟,冥冥随风翔。海宇岂不宽,六翮有短长。浩歌向日月,曲尽意茫茫。
  • 晨诣祥符寺 - 刘基 - [明]

    上马鸡始鸣,入寺钟未歇。草际起微风,林端淡斜月。僧房湛幽寂,假寐待明发。松径断无人,经声在清樾。
  • 发安仁驿 - 刘基 - [明]

    鸡鸣发山驿,天黑路弥险。烟树出猿声,风枝落萤点。江秋气转炎,嶂湿云难敛。伫立山雨来,客愁纷冉冉。
  •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徘徊西湖上,怆悢有所思。所思不可见,涕泪下沾衣。死生一瞬息,逝者安可追。狼曋信君子,李陵非男儿。¤
  •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碬铁当用椎,析薪当用斧。拔蓼而植荼,去辛还得苦。峨峨九阳门,卫以豹与虎。微微蝼蚁忱,郁郁不得吐。
  • 遣兴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积雨兼数旬,天气凉有余。青苔交户庭,始觉人迹疏。地主多闲园,可以种我蔬。儿童四五人,蔓草相与锄。既倦则归休,卧阅床上书。无事且为乐,何者为名誉。¤
  • 遣兴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迂疏乏世用,矫情非所安。投簪谢时辈,聊得心中宽。回首望故乡,枳棘日以繁。譬彼水上萍,随流且盘桓。楼头好山色,晴雨皆可观。未知明朝事,且尽今日欢。
  •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松柏守孤直,不争桃李色。明星在青天,有时化为石。春风车马尘,竟日翳紫陌。宁知禾黍地,旧是王侯宅。蓬莱有仙药,求之不可得。霜风吹林木,岁暮徒怆恻。¤
  •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(二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铅刀方用世,挂壁干将闲。剪松养荆棘,匠石空悲酸。驱车陟太行,日暮多险艰。玄冰胶大谷,脱粟贵琅玕。魑魅揽人魂,豺狼食人肝。路远无羽翼,何由得飞还。
  • 渡江遣怀 - 刘基 - [明]

    东风吹沧江,白日照花柳。山川半显晦,积雨晴未久。青阳好气候,群物竞苞剖。农夫荷锄犁,各自登陇亩。蒐鸠鸣相应,陂水光浏浏。天地起戈兵,荆榛塞原阜。兹邦特按堵,庶足憩奔走。故乡有园田,委弃没藜莠。老母年八十,头童齿牙朽。痴儿始垂髫,出入寡朋友。衣衾杂絮毳,羹食乏菘韭。儡然多病身,全家倚糊口。那令更远去,
  • 题杂画卷子 - 刘基 - [明]

    山川出云霓,谿谷藏虎豹。枯树缯绫身,怪石磈罍貌。竹枝如琅玕,烟雨昏幕罩。梅花雪中开,的砾珠磊靤。兰独称国香,姱丽最可乐。荑纤草堪籍,伤覃棘能抓。宋公学元褷,骇兽见腾。老班性嗜酒,藻思发余酵。丹丘泣龙髯,零落江湖棹。颠王食败笔,得米动盈窖。僧明本静者,一艺起众闹。展卷见历历,聊足解喧嗃。裁诗慕韩豪,琐
  • 感时述事(十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天王有万国,抚治不能遍。百僚分所司,控制倚方面。旬宣贵浃洽,付托属隆眷。易置苟无恒,勤怠朝夕变。自非氏俦,何官匪邮传。矧兹世多故,军府希间宴。戎机一以失,蚁穴偾台殿。公庭委旧事,书牍呈新选。来者且迟迟,在者同秋燕。伦安待日至,退托从私便。奸贪遂乘隙,民病孰与唁。大臣国柱石,忧喜相连缠。反躬既遗阙,何
  • 感时述事(十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十羊烦九牧,自古贻笑嗤。任贤苟不贰,焉用多人为。师行仰供给,州县方告疲。差徭逮所历,添官有权宜。奈何乘此势,争先植其私。百司并效尤,货贿从横飞。列坐隘公堂,号令纷披离。名称到舆隶,混杂无尊卑。正官反差出,道路不停驰。徇禄积日月,官吏之所希。此辈欲何求,朘剥图身肥。世皇一宇宙,四海均惠慈。盗贼乘间发,
  • 感时述事(十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先王制民产,曷分兵与农。三时事耕稼,阅武在严冬。乱略齐愤疾,战伐厥有庸。那令异编籍,自使殊心胸。坐食不知恩,怙势含威凶。将官用世袭,生长值时雍。岂惟昧韬略,且不习击童刂。悍卒等骄子,有令亦无从。跳踉恣蒙横,鼓气陵愚蠢。所以丧纪律,安能当贼锋。崩腾去部曲,蚁合寻归踪。时方务姑息,枉法称宽容。宁知养豺虎
  • 感时述事(十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豢狗不噬御,星驰慕民兵。民兵尽乌合,何以壮干城。百姓虽云庶,教养素无行。譬彼原上草,自死还自生。安知徇大义,捐命为父兄。利财来应召,早怀逃窜情。出门即剽掠,所过沸如羹。总戎无节制,颠倒迷章程。威权付便嬖,赏罚昧公平。饥寒莫与恤,锐剉怨乃萌。见贼不须多,奔溃土瓦倾。旌旗委田野,鸟雀噪空营。将军与左右,
  • 感时述事(十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古人有战伐,诛暴以安民。今人尚杀戮,无问豺与麟。滥官舞国法,致乱有其因。何为昧自反,一体含怒瞋。斩艾若草芥,虏掠无涯津。况乃多横敛,殃祸动辄臻。人情各畏死,谁能坐捐身。所以生念虑,啸聚依荆榛。暴寡惮强梁,官政惟因循。将帅各有心,邈若越与秦。迁延相顾望,退托文移频。坐食挫戎机,养虺交蛇鳞。遂令耕桑子,
  • 刘基
  • 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汉族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 元至顺间举进士。博通经史,尤精象纬之学,时人比之诸葛亮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,礼聘而至。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,倍受宠信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、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。吴元年(1367)为太史令,进《戊申大统历》。奏请立法定制,以止滥杀。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,他奏请设立军卫法,又请肃正纪纲。尝谏止建都于凤阳。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封诚意伯,岁禄240石。四年,赐归。刘基居乡隐形韬迹,惟饮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。入京谢罪,留京不敢归,以忧愤疾作,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。八年,遣使护归,居一月而卒。刘基精通天文、兵法、数理等,尤以诗文见长。诗文古朴雄放,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、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著作均收入《诚意伯文集》。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,论天下安危,义形于色,遇急难,勇气奋发,计划立定,人莫能测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“吾之子房也。”在文学史上,刘基与宋濂、高启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的说法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[刘基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