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刘基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599首诗词: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暑退生夕凉,褰衣步微月。风来竹阴动,草暗萤光发。伫立忽怀人,江河渺难越。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庭前金凤花,向晚争媚妩。但见白露滋,岂知繁霜苦。芳时良可惜,此物何足数。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白露下木叶,凄凉江海秋。江皋有鸣雁,噭噭安所求。稻粱日萧索,风雨徒离忧。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一日复一夕,一夕复一朝。青灯向暗壁,光焰坐自消。鞲鹰铩六翮,绝意于云霄。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严霜陨奥草,蛇虺去所依。可惜蕙兰花,与之共颓萎。顾此悲世运,泫然涕交颐。
  • 感寓(六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凄凄素秋霜,苒苒高原草。运穷相值遇,黝颜就枯槁。浩叹采薇歌,惭愧商山老。
  • 招隐(五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浮景无根株,逝川不可留。昨日□草春,今朝蓬梗秋。鼎食岂不美,鸩毒潜戈矛。华轩岂不贵,长路能摧筜。子胥弃吴江,屈原赴湘流。韩彭竟菹醢,萧樊亦累囚。何如张子房,脱屣万户侯。深韬黄石略,去从赤松游。
  • 招隐(五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秦皇火六籍,黄绮之商山。汉帝握乾符,羊裘竟不还。古来遁世士,冥心丘壑间。于时苟无用,安事空摧颜。石泉清以芳,白云寒更闲。春蔬杂甘辛,秋果罗青殷。浊酒晚自酌,柴扉昼恒关。啸歌陟崇冈,濯足临潺湲。金马我何荣,羊肠我何艰。鸿鹄翔九霄,邈然不可攀。
  • 招隐(五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豫章长千仞,挺生崇崖阴。布叶连青云,交柯蔽曾岑。结根岂不固,斤斧将见寻。有柏生石间,屈曲丛灌林。古根啮飞溜,电火焚中心。大不中梁柱,小不堪瑟琴。风霜自摇落,偃蹇独至今。
  • 招隐(五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流水千百折,白云三四峰。上有喷壑泉,下有凌霜松。中有一老人,坐啸岩间风。素发垂两肩,朱颜映青瞳。年纪将百龄,容貌如孩童。长跪前致辞,子非列仙翁。笑谓汝孺子,语汝使心通。我生不偶俗,遗身在蒿蓬。结庐白水边,采药青林中。世语我不接,世士我不逢。箪瓢我不忧,轩盖我不崇。自耕足我食,自息安我躬。冥冥绝思虑,
  • 招隐(五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有客款我庐,身披紫云袍。鸣驺列前后,从者皆俊髦。坐我蓬荜下,向我谈伊皋。手斡北斗魁,足踏东海鳌。高视六合内,泰山等毫毛。挥袂起谢客,且还饮我醪。醉卧不知晓,衡门塞蓬蒿。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小鱼头如针,大鱼须如松。小大各生育,孰私天地功。坤灵发淫怒,溟海簸惊风。大鱼食小鱼,陂池为之空。陂空水一竭,小大相险喁。但见灌莽间,颅骨成崆巃。残膏饫蝼蚁,孰辨鲸与鯼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馋妇厌贫夫,常怀相弃心。慨慕东家子,年少多黄金。轻身改西托,布被烂锦衾。宁忆秋风起,霜露栖繁林。叶落枝亦尽,愁闻蜻蛚吟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云月虽不明,精魄固长在。飞蛾亦何知,乘时妒光彩。天高多飘风,烟雾中叆叇。纷纷堕蒿棘,终竟为何罪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人生如浮云,飘摇无根蒂。昨暮青山阿,今朝沧海氵筮。风波无定时,沦踬难为计。是中苟不爽,曷问耿与翳。申胥存楚国,仲连却秦帝。此士虽则亡,英名千万世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渴人常梦饮,饥人常梦餐。中宵羁旅梦,两臂生羽翰。腾身入紫青,吹面天风寒。惊觉凛毛发,感我涕汍澜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吾观神龙变,天地为晦冥。龙成宰元化,嘉泽浃四溟。出山不飘风,入水无震霆。枯萎仰沾溉,沃若生葱青。岂比蜧与蜦,裂石摧飖陉。俾民举疾首,抚神蹙眉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鹰本是鸷鸟,爪利翮劲疾。胡为化为鸠,钝拙无与匹。栖迟荆棘间,粒啄营口实。暮啼墙角雨,朝啼屋头日。昔为众鸟畏,今为众鸟咥。运命苦不常,孰为金石质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愚公志移山,精卫思填海。山高海茫茫,心事金石在。松柏冒雪霜,秀色终不改。春阳熙幽林,卓立有光彩。¤
  • 杂诗(三十三首) - 刘基 - [明]

    急雨涨潢潦,沟池成五湖。青蛙与耿黾,得意鸣相呼。自谓乐无似,至足不求馀。蓬莱有玄鹤,曾见东海枯。清夜唳长风,哀音绕天衢。使我起太息,黑髯变霜须。¤
  • 刘基
  • 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汉族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 元至顺间举进士。博通经史,尤精象纬之学,时人比之诸葛亮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,礼聘而至。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,倍受宠信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、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。吴元年(1367)为太史令,进《戊申大统历》。奏请立法定制,以止滥杀。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,他奏请设立军卫法,又请肃正纪纲。尝谏止建都于凤阳。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封诚意伯,岁禄240石。四年,赐归。刘基居乡隐形韬迹,惟饮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。入京谢罪,留京不敢归,以忧愤疾作,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。八年,遣使护归,居一月而卒。刘基精通天文、兵法、数理等,尤以诗文见长。诗文古朴雄放,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、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著作均收入《诚意伯文集》。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,论天下安危,义形于色,遇急难,勇气奋发,计划立定,人莫能测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“吾之子房也。”在文学史上,刘基与宋濂、高启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的说法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[刘基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