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四归宗寺 - 苏辙 - [宋]

    来听归宗早晚钟,疲劳懒上紫霄峰。墨池漫叠溪中石,白塔微分岭上松。佛宇争推一山甲,僧厨坐待十方供。欲游山北东西寺,岩谷相连更几重。
  • 游太山四首其一初入南山 - 苏辙 - [宋]

    自我来济南,经年未尝出。不知西城外,有路通石壁。初行涧谷浅,渐远峰峦积。翠屏互舒卷,耕耨随欹侧。云木散山阿,逆旅时百室。兹人谓川路,此意属行客。久游自多念,忽误向所历。嘉陵万壑底,栈道百回屈。崖巘递峥嵘,征夫时出没。行李虽云艰,幽邃亦已剧。坐缘斗升米,被此尘土厄。何年道褒斜,长啸理轻策。
  • 雨病 - 苏辙 - [宋]

    晴送麦入仓,雨催谷含穗。共怪天公仁,曲尽老农意。谁为三日霖,下漉一丈地。百谷争奔流,通川不可厉。夜闻屋山落,昼说城闉闭。老羸知奈何,脾病尤所畏。中宵得暴下,亭午卧忘起。良医过我言,勿药行自喜。损食存谷神,收心辟邪气。兀然槁木居,油尔元和至。天唯不穷人,人则昧其理。学道三十年,愧尔良医赐。
  • 欲雪 - 苏辙 - [宋]

    今年麦中熟,饼饵不充口。老农畏冬旱,薄雪未覆亩。骄阳引狂风,三白知应否。久青车牛通,薪炭家家有。唯有口腹忧,此病谁能救。达官例谋身,一醉日自富。尚应天愍人,云族朝来厚。飞花得盈尺,一麦可平取。
  • 赠德仲 - 苏辙 - [宋]

    我昔见子京邑时,须发如漆无一丝。今年相见颍昌布,霜雪满面知为谁。故人分散隔生死,孑然惟以影自随。怜子肝心如铁石,昔所谓可今不移。世间取舍竟谁是,惟有古佛终难欺。嗟哉我自不知子,意子清净持律师。忽然微笑不言语,袖中锦绣开新诗。可怜相识二十载,终日对面初不知。蚌含明珠不肯吐,暗行沙底藏光辉。蚌为身计良可
  • 张嘉佑 - 苏辙 - [宋]

    道人何为者,阳狂时放言。宝塔昔所构,铁券今尚存。漫浪难究悉,孰知彼根源。草庵劣容膝,俯仰拳肩跟。无食辄行乞,一饱常闭门。尔来二十年,未尝变寒温。嗟哉岂徒然,此意未易言。偶来一笑喜,但恐笑我昏。
  •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 - 苏辙 - [宋]

    秋气久已到,月明如可期。云生未望夜,天借极圆时。冷澈登临倦,衰慵起舞迟。兔闲长捣药,桂老尚生枝。运转何年住,清明与物宜。油然任消长,斤斧定何施。
  • 种松 - 苏辙 - [宋]

    城郭人家岁寒木,桧柏森森映华屋。青松介僻不入城,野性特嫌尘土辱。中庭冉冉盈尺苗,条干虽短风霜足。培根不用粪壤厚,插竹预防鸡犬触。他年期汝三丈高,独立仙翁毛发绿。老翁自分不及见,子孙见汝知遗直。
  • 渚宫 - 苏辙 - [宋]

    楚寒多秋水,荆王有故宫。湘东晋宗子,高氏楚元戎。凿沼长千尺,开亭费万工。
  •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月缺年何久,龙飞事一新。追崇名号正,同祔礼容均。凤翣低迎日,龙輴细起尘。都人知舜孝,拥绋尽沾巾。
  •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德美锺岐嶷,荣华倍感伤。一时朝野恨,百世本支长。出祖悲无憾,因山俭有光。他年过嵩洛,望拜裕陵旁。
  •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- 苏辙 - [宋]

    岭头卢老一炉灰,长短根茎各自栽。轻贱已消先世业,知君海上去仍回。
  • 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- 苏辙 - [宋]

    江流日益深,民语渐已变。岸阔山尽平,连峰远非汉。惨惨瘴气青,薄薄寒日暖。峰峦若崖石,草木条干短。遥想彼居人,状类麏鹿窜。何时遂平定,戍卒従此返。
  • 山胡 - 苏辙 - [宋]

    山胡拥苍毳,两耳白茸茸。野树啼终日,黔山深几重。啄溪探细石,噪虎上孤峰。被执应多恨,筠笼仅不容。
  • 八阵碛 - 苏辙 - [宋]

    涨江吹八阵,江落阵如故。我来苦寒后,平沙如匹素。乘高望遗迹,磊磊六十四。遥指如布棋,就视不知处。世称诸葛公,用众有法度。区区落褒斜,军旅无阔步。中原竟不到,置阵狭无所。茫茫平沙中,积石排队伍。独使后世人,知我非莽卤。奈何长蛇形,千古竟不悟。惟余桓元子,久视不能去。
  • 入峡 - 苏辙 - [宋]

    舟行瞿唐口,两耳风鸣号。渺然长江水,千里投一瓢。峡门石为户,郁怒水力骄。扁舟落中流,浩如一叶飘。呼吸信奔浪,不复由长篙。捩柁破濆旋,畏与乱石遭。两山蹙相值,望之不容舠。渐近乃可入,白盐最雄高。草木皆倒生,哀叫悲玄猱。白云缭长袖,零落如飞毛。缅怀洚水年,惨蹙病有尧。禹益决岷水,屡与山鬼鏖。摧冈转大石,
  • 次韵子瞻太白山下早行题崇寿院 - 苏辙 - [宋]

    山下晨光晚,林梢露滴升。峰头斜见月,野市早明灯。树暗犹藏鹊,堂开已馔僧。据鞍应梦我,联骑昔尝曾。
  • 郿坞 - 苏辙 - [宋]

    董公平昔甚纵横,晚岁藏金欲避兵。当日英雄智相似,燕南赵北亦为京。
  • 次韵子瞻病中大雪 - 苏辙 - [宋]

    吾兄笔锋雄,诗俊不可和。雪中思清绝,韵恶愈难奈。殷勤赋黄竹,自劝饮白堕。言随飞花落,意与长风簸。余力远见撩,千里寄?崔嵯。嗟予学久废,有类转空磨。研磨久无得,安可待充货。空记乘峡船,行意被摧剉。溟闬覆洲渚,泠洌光照坐。我唱君实酬,驰骋不遑卧。譬如逐兽卢,岂觉山径坷。酒肴助喧热,笔砚尽沾涴。诗词禁推类
  • 馈岁 - 苏辙 - [宋]

    周公制乡礼,无有相通佐。鼎肉送子思,烝豚出阳货。交亲随高低,岂问小与大。自従此礼衰,伏腊有饥卧。乡人慕古俗,酬酢等四坐。东邻遗西舍,迭出如蚁磨。宁我不饮食,无尔相咎过。相従庆新春,颜色买愉和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