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林笋 - 苏辙 - [宋]

    竹林遭冻曾枯死,春笋连年再发生。天与岁寒终倔强,泽分淇澳转敷荣。狂鞭已逐草侵径,疏影长随月到楹。嵇阮欲来从我余,开门一笑亦逢迎。
  • 临江萧氏家宝堂 - 苏辙 - [宋]

    迥人不解作生涯,唯有中堂书五车。竹简多於孔氏壁,牙签新似邺侯家。田园岂是子孙计,青紫今为里巷夸。富贵早知皆有命,君应未厌十年赊。
  • 梦中咏西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谁凿西湖十里中,肩舟载酒扬轻风。草木蕃滋百事足,寒暄淡薄四时同。东邻适与吾庐便,西岸遥将岳麓通。闲游草草无人识,竹杖藤鞋一老翁。
  • 梦中咏醉人 - 苏辙 - [宋]

    城中醉人舞连臂,城外醉人相枕睡。此人心中未必空,暂尔颓然似无事。我生从来不解饮,终日腾腾少忧累。昔年曾见乐全翁,自说少年饮都市。一时同饮石与刘,不论升斗俱不醉。楼中日夜狂歌呼,钱尽酒空姑且止。都人疑是神仙人,谁谓两人皆醉死。此翁年老不复饮,面光如玉心如水。我今在家同出家,万法过前心不起。此翁已死谁与
  • 木冰 - 苏辙 - [宋]

    老病不眠知夜寒,晨兴薄冰满庭前。枯榆老柳变精妍,细稍如苗粗如椽。风敲碎玉落纷然,冰裹槲叶谁雕镌。邻家父老呼东垣,欲沽官酒囊无钱。我亦强起试一观,树稼不见今十年。
  • 盆池白莲 - 苏辙 - [宋]

    白莲生淤泥,清浊不相干。道人无室家,心迹两萧然。我住西湖滨,蒲莲若云屯。幽居常闭户,时听游人言。色香世所共,眼鼻我亦存。邻父闵我独,遗我数寸根。潩水不入园,庭有三尺盆。儿童汲甘井,日晏泥水温。反秋尚百日,花叶随风翻。举目得秀色,引息收清芬。此心湛不起,六尘空过门。谁家白莲花,不受风霜残。
  • 秋旅 - 苏辙 - [宋]

    雨晴秋稼如云屯,豆没鸡兔禾没人。老农欢笑语行路,十年俭薄无今晨。无风无雨更一月,藜羹黍饭供四邻。天公似许百姓足,人事未可一二论。穷边逃卒到处满,烧场入室才逡巡。县符星火杂鞭箠,解衣乞与犹怒嗔。我愿人心似天意,爱惜老弱怜孤贫。古来尧舜知有否,诗书到此皆空文。
  • 杀麦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麦幸十分熟,雨过三日霪,雨过三日霪。初晴尚未伏,半夜卷重阴。细筑场无隙,轻推磨有音。惊闻诸县水,一晒直千金。
  • 杀麦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雨後麦多病,庾中蛾欲飞。不辞终日暑,幸脱半年饥。潦水来何暴,秋田望已微。农夫愚可念,此报定谁非。
  • 上元不出 - 苏辙 - [宋]

    春寒未脱紫貂裘,灯火催人夜出游。老厌歌锺空命酒,病嫌风露怯登楼。拥怉坐睡曾无念,结客追欢久已休。试问西邻传法老,此时情味似侬不。
  • 上元後一日观灯寄王四 - 苏辙 - [宋]

    城头月减一分圆,城里人家万炬然。紫陌群游逢酒住,红裙醉舞向人妍。且为行乐终今夕,共道重来便隔年。遥想猖狂夜深处,河沙飞水湿归鞯。
  • 施崇宁寺马 - 苏辙 - [宋]

    南归闭门万事了,病卧常多起常少。未用田间下泽车,何须枥上追风骠。乡人记我少年日,滇马为致风前鸟。三年伏枥人共怪,马不能言心可晓。坐驰千里气蟠结,日食生刍空自笑。主人自是箕颍人,谁复为送洮岷道。支公惠眼识神骏,山下泉甘足芳草。法流一洗百病消,翘足长鸣且忘老。
  •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三 - 苏辙 - [宋]

    浊醪能使客忘家,屈指归期已有涯。鱼化昨宵惊细雨,鹿鸣他日饮寒花。已谙江上肴蔬薄,莫笑衙前鼓笛哗。太守况兼乡曲旧,会须投辖止行车。
  •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二次韵吕君丰城宝气亭 - 苏辙 - [宋]

    紫气飞空不自谋,谁怜黾勉匣中留。西山猛兽横行甚,北海长鲸何日收。星斗不堪供醉舞,蛟龙会看反重湫。功成变化无踪迹,望断中原百尺楼。
  •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九试罢後偶作 - 苏辙 - [宋]

    重门闭不开,乌鸟相呼乐。晨晖转帘影,微风响松末。喧哗适已定,寂历方有觉。人生竟何事,外物巧相缚。当时不自悟,已过空成怍。耕耘亦何苦,游宦殊自恶。弃彼既已误,就此良应错。谁能即两忘,随缘更无作。
  •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六次前韵 - 苏辙 - [宋]

    南国号多士,几人洙泗风,英材自入彀,坏阵不劳攻。文缛山藏豹,飞高弋慕鸿。蚩妍归品藻,得失付虚空。考行先推本,登贤旋奏公。期君缓归辔,一醉鹿鸣中。
  • 收蜜蜂 - 苏辙 - [宋]

    空中蜂队如车轮,中有王子蜂中尊。分房减口未有处,野老解与蜂语言。前人传蜜延客住,後人秉艾催客奔。布囊包里闹如市,坌入竹屋新且完。小窗出入旋知路,幽圃首夏花正繁。相逢处处命俦侣,共入新宅长子孙。今年活计知尚浅,蜜蜡未暇分主人。明年少割助和药,惭愧野老知利源。
  • 送陈侗同年知陕俯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上书乞江淮,得请临关河。所得非所愿,亲友或相诃。丈夫志四方,所遇常逶迤。况当国西屏,形胜古来多。昆渠涌北郭,华岳垂东阿。羌虏昔未平,驿骑如飞梭。间谍诗出没,关梁苦谁何。尔来一清净,西望多麦禾,魏绛方和戎,先零正投戈。秦人释重负,道路闻行歌。便当卧斋合,次第除网罗。时时一啸咏,未用勤催科。诸孤寄吴越,
  • 送梁交供知莫州 - 苏辙 - [宋]

    猛士当令守四方,中原诸将近相望。一樽度日空闲暇,千骑临边自激昂。谈笑定先降虏使,诗书仍得靖戎行。君看宿将何承矩,安用摧锋百战场。
  • 送王适徐州赴学 - 苏辙 - [宋]

    送别江南春雨淫,北方谁是子知音。性如白玉烧犹冷,文似朱弦叩愈深。万里同舟宽老病,一杯分袂发悲吟。明年榜上看名姓,杨柳春风正似今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