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次韵子瞻山村五绝 - 苏辙 - [宋]

    贫贱终身未要羞,山林难处便堪愁。近来南海波尤恶,未许乘浮自在游。
  • 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虏去边城少奏章,雪残中禁罢焚香。都人知有新年喜,争看琱舆金凤凰。
  • 次韵子瞻上元扈从观灯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春来有意乞归耕,足痹三年久未平。忽记上元銮辂出,起听前殿晓钟声。
  • 次韵子瞻生日见寄 - 苏辙 - [宋]

    日月中人照与芬,心虚虑尽气则薰。彤霞点空来群群,精诚上彻天无云。寸田幽阙暖不焚,眇视中外绛锦纹。冥然物我无复分,不出不入常氤氲。道师东西指示君,乘此飞仙勿留坟。茅山隐居有遗文,世人心动随虻蚊。不信成功如所云,蚤夜宾饯同华勋。尔来仅能破魔军,我经生日当益勤。公禀正气饮不醺,梨枣未实要锄耘。日云莫矣收桑
  • 次韵子瞻夜坐 - 苏辙 - [宋]

    月入虚窗疑欲旦,香凝幽室久犹薰。清风巧为吹余瘴,疏雨时来报断云。南海炎凉身已惯,北方毁誉耳谁闻。遥知挂壁瓢无酒,归舶还将一酌分。
  •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放舟清淮上,荡潏洗心胸。所遇日转胜,恨我不得同。江淮忽中断,陂埭何重重。紫蟹三寸筐,白凫五尺童。赤鲤寒在汕,红粳满霜风。西成百物贱,加餐慰贫穷。胡为复相念,未肯安南东。人生兔饥寒,不受外物攻。不见田野人,四壁编茅蓬。有食辄自乐,谁知富家翁。
  • 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- 苏辙 - [宋]

    客迷堕涧逢玉京,云行夭乔风号鸣。暗中过尽石髓滑,惊喜观阙朝霞明。东坡南去类此客,挤者力尽非求生。偶然濒海少氛气,复有福地容躬耕。诸侯历聘谢鲁叟,茅檐燕坐师老彭。天枢旋结日珠重,人寰下视鸿毛轻。俗缘渐觉冰雪解,元气户复蛟虬狞。远游脱屣入盖竹,初怪长史留家庭。後来玉斧小儿子,亦入真诰参仙经。试令子弟学诸
  • 次韵子瞻谪居三适其一旦起理发 - 苏辙 - [宋]

    道人鸡鸣起,趺坐存九宫。灵液流下田,伏苓抱长松。颠毛得余润,冉冉欺霜风。俯就无数栉,九九为一通。洗沐废已久,徐之勿匆匆。气来自涌泉,至此知几重。近闻西边将,袒裼拥马鬃。归来建赤油,不复侪伍同。笑我守寻尺,求与真源逢。人生各有安,未肯易三公。
  • 答见和 - 苏辙 - [宋]

    尘编何用朝朝看,新酿还须处处赊。好事若能频载酒,不妨时复到杨家。
  • 丁亥生日 - 苏辙 - [宋]

    少年即病肺,喘作锯木声。中年复病脾,暴下泉流倾。困苦始知道,处世百欲轻。收功在晚年,二疾忽已平。来年今日中,正行七十程。老聃本吾师,妙语初自明。至哉希夷微,不受外物婴。非三亦非一,了了无形形。迎随俱不见,睢昙谓无生。湛然琉璃内,宝月长盈盈。
  • 冬至雪 - 苏辙 - [宋]

    旱久魃不死,连阴未成雪。微阳九地来,颠风三日发。父老窃相语,号令风为节。讲武罢冬夫,畿甸休保甲。累囚出死地,冗官去烦杂。手诏可人心,吾君信明哲。风频雪犹吝,来岁恐无麦。天公听一言,惟幸早诛魃。
  • 读传灯录示诸子 - 苏辙 - [宋]

    大鼎知难一手扛,此心已自十年降。旧存古镜磨无力,近喜三更月到窗。早岁文章真自累,一生忧患信难双。从今父子俱清净,共说无生或似庞。
  • 读史六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留侯决成败,面折愧周昌。垂老召商叟,鸿鹄自高翔。
  • 读史六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贾生料吴楚,竟毙大梁城。一身不自保,痛哭空伤生。
  • 读史六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桓文服荆楚,安取破国都。孔明不料敌,一世空驰驱。
  • - 苏辙 - [宋]

  • 读史六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江河浪如屋,要须沧海容。可怜狄仁杰,犹复负娄公。
  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二 - 苏辙 - [宋]

    岭上西行双石人,临溪照水久逡巡。低头似愧南来使,居处虽高已失身。
  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九会仙馆二绝句之一 - 苏辙 - [宋]

    北峷南屏恰四周,西山微缺放溪流。胡人置酒留连客,颇识峰峦是胜游。
  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三赠右番赵侍郎 - 苏辙 - [宋]

    霜须顾我十年兄,朔漠陪公万里行。骈马貂裘寒自暖,连床龟息夜无声。同心便可忘苛礼,异类犹应服至诚。行役虽劳思虑少,会看梨枣及春生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