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孔毅父封君挽词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交契良人厚,家风季妇贤。诗书中有助,苹藻岁无愆。象服期他日,恩封属此年。神伤自不觉,吊客问潸然。别日笑言重,归来药饵忧。钟歌掩不试,贝叶乱谁收。恨极囊封在,情多垄木稠。埋文应自作,一一记徽猷。
  • 复次前韵答潜师 - 苏辙 - [宋]

    怜君古木依岩槁,西江饮尽须弥倒。野花幽草亦何为,崄韵高篇空自恼。万点浮溪辄长叹,一枝过岭仍夸早。拾香不忍游尘污,嚼蕊更怜真味好。道人遇物心有得,瓦竹相敲缘自扫。谁知真妄了不妨,令我至今思琏老。妙明精觉昔未识,但向闲窗看诗草。浮云时起鸟四飞,毕竟安能乳清昊。
  • 景福顺老夜坐道古人搐鼻语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中年闻道觉前非,邂逅仍逢老顺师。搐鼻径参真面目,掉头不受别钳锤。枯藤破衲公何事,白酒青盐我是谁。惭愧东轩残月上,一杯甘露滑如饴。
  • 次韵子瞻行至奉新见寄 - 苏辙 - [宋]

    四年候公书,长视飞鸿背。十日留公谈,欲作白莲会。〈筠州无可语者,往还但一二僧耳。〉匏瓜一遭系,卖酒长不在。夜归步江漘,明月照清濑。心开忽自得,语异竟非背。〈音倍。〉一尊谈人间,万事寂寥外。欲同千里行,奈此一官碍。何年真耦耕,举世无此大。
  • 将移绩溪令 - 苏辙 - [宋]

    坐看酒垆今五年,恩移岩邑稍西还。他年贫富随天与,何日身心听我闲。山栗似拳应自饱,蜂糖如土不须悭。仲卿意向桐乡好,身后烝尝亦此间。
  • 回寄圣寿聪老 - 苏辙 - [宋]

    五年依止白莲社,百度追寻丈室游。睡待磨茶长展转,病蒙煎药久迟留。赞公夜宿诗仍作,巽老堂成记许求。回首万缘俱一梦,故应此物未沉浮。
  • 乘小舟出筠江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短舫漂浮真似叶,小蓬低浅仅如巢。幽吟但觉山川走,困睡不如风雨交。红饭白醪供醉饱,青蓑黄箬可缠包。一竿鹤发他年事,万斛龙骧任见嘲。宦游欲学林间鹊,每到新年旋叠巢。篷蒻龙船聊似屋,渔樵把臂便成交。不妨袖里携诗卷,尚可床头置药包。《古史》欲成身愈困,客来未免答讥嘲。
  • 徐孺亭 - 苏辙 - [宋]

    徐君郁郁涧底松,陈君落落堂上栋。涧深松茂不遭伐,堂毁栋折伤其躬。二人出处势不合,譬如日月行西东。胡为宾主两相好,一榻挂壁吹清风。人生遇合何必同,一朝利尽更相攻。先号后笑不须怪,外物未可疑心胸。比干谏死微子去,自古不辨污与隆。我来故国空叹息,城东旧宅生茅蓬。平湖十顷照清庙,独书徐子遗陈公。二人皆合配社
  • 至池州赠陈鼎秀才 - 苏辙 - [宋]

    淮阳学舍旧相依,常诵曹溪第一机。却到江西心有悟,回看过去事皆非。孤舟远适身如寄,二顷躬耕道自肥。欲看齐山君去否,闲中徒侣近来稀。
  • 次韵迟初入宣河 - 苏辙 - [宋]

    远客安长道,低蓬称小溪。云添湿帆雨,舟滞没篙泥。草绿耕牛健,村深侯鸟啼。陶翁方作令,归去未成题。
  • 次韵答人见寄 - 苏辙 - [宋]

    封案青山云气腾,天将隙地养无能。窗扉迎署梅将溜,虚市无人冷欲冰。寂默忘言惭社燕,毰毸困睡比春鹰。深知大府容衰病,复值年来蚕麦登。
  • 周昉画美人歌 - 苏辙 - [宋]

    深宫美人百不知,饮酒食肉事游嬉。弹丝吹竹舞罗衣,曲终对镜理鬓眉。岌然高髻玉钗垂,双鬟窈窕萼叶微。宛转踯躅従婴儿,倚楹俯槛皆有姿。拥扇执拂知従谁,瘦者飞燕肥玉妃。俯仰向背乐且悲,九重深远安得窥。周生执笔心坐驰,流传人间眩心脾。飞琼小玉云雾帏,长风吹开忽见之。梦魂清夜那复追,老人衰朽百事非。展卷一笑亦胡
  • 病中郭尉见访 - 苏辙 - [宋]

    偶成三日寒兼热,知是多闻力未全。却问药王求妙剂,惭非摩诘已虚圆。劳公强说修行渐,顾我方为病垢缠。应是床头有新酒,欲邀佳客故留连。
  • 邵武游氏老人三清堂紫芝 - 苏辙 - [宋]

    黑龟赤凤早逢师,白发苍颜老不衰。丹鼎一丸深自秘,紫芝三叶却先知。烟熏晴日云容薄,色凝秋霜玉性奇。何日刀圭救羸病,尽芟荆棘种交梨。
  • 舟过严陵滩将谒祠登台舟人夜解及明已远至桐 - 苏辙 - [宋]

    扁舟匆草出山来,惭愧严公旧钓台。舟子未应知此恨,梦中飞楫定谁催。严公钓濑不容看,犹喜桐君有故山。多病未须寻药录,従今学取衲僧闲。
  • 寄龙井辩才法三绝〈并叙〉 - 苏辙 - [宋]

   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,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。家兄子瞻以书告曰:“不如道歙溪,过钱塘,一观老兄遗迹。”辙用其言。既至吴中,迫于水涸,不能久留。十月八日,游上天竺,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,今隔南山不得见,仍作三小诗以寄之。我兄教我过东吴,遗墨山间无处无。忽报冬潮催出氵匽,俗缘深重道心粗。山色青冥叶未红,湖光凝碧晓
  • 元老见访留坐具而去戏作一绝调之 - 苏辙 - [宋]

    石霜旧夺裴休笏,坐具只今君自留。留放书房还会否,受降曾不费戈矛。
  • 高邮赠别杜介供奉 - 苏辙 - [宋]

    淮南鱼米年年贱,直便归休无俸钱。锦背图书何益事,尘生弦筦正参禅。逢人未废一樽酒,送客长随百里船。世上得如君自在,不须开府事开边。〈几先去年送家兄子瞻至高邮,今年复留此相别。〉
  • 河冰稍解喜呈王适 - 苏辙 - [宋]

    留滞江湖白发生,西归犹苦冻峥嵘。春风未到冰先解,河水初深船自轻。去国偶然经画梦,逢人稍欲问都城。羁鸿共有成行喜,双鲤应将尺素迎。
  • 席上再送 - 苏辙 - [宋]

    人言虎头痴,勇作河朔游。黄河六七月,不辨马与牛。单车径北渡,横身障西流。虎头亦不痴,志在万户侯。徜徉历三边,归借坐上筹。腰垂黄金印,不受白发羞。此计虽落落,但问有志不。临岐且一醉,行役方未休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