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次韵鲜于子骏游九曲池 - 苏辙 - [宋]

    天高山近海,春尽草生池。禾黍多新恨,川原自昔时。花存故苑丽,樵出旧城堕。莫望瓜洲渡,曾经驻佛狸。
  • 题杜介供奉熙熙堂 - 苏辙 - [宋]

    门前籍籍草生径,堂上熙熙气吐春。遮眼图书聊度日,放情丝竹最关身。年来冯脱乌皮几,客去时干漉酒巾。卜筑城中移榜就,休心便作广陵人。
  •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定林院 - 苏辙 - [宋]

    定林两山间,崖木生欲合。茅屋倚岩隈,重重阴清樾。晨斋取旁寺,生事信幽绝。吾人定何为,常欲依暖热。
  • 游钟山 - 苏辙 - [宋]

    江南四月如三伏,北望钟山万松碧。杖藜试上宝公龛,众壑秋声起相袭。青峰回抱石城小,白练前横大江直。石梯南下府城闉,松径东蟠转山谷。乔林无风声如雨,时见游僧石上息。行穷碧涧一庵岩,坐弄清泉八功德。归寻晚饭众山底,困卧定林依石壁。朝游不知涧谷远,莫归但觉穿双屐。老僧一身泉上住,十年扫尽人间迹。客到惟烧柏子
  • 舟次大云仓回寄孔武仲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一风失前期,十日不相见。君帆一何驶,去若乘风箭。我舟一何迟,出没蔽葭?。瓮中有白糟,床上有黄卷。妻孥不足共,思子但长叹。池阳重相遇,抚手成一粲。先行复草草,回首空眷眷。人生类如此,迟速亦何算。一见诚偶然,四海良独远。相期庐山阴,把臂上云巘。
  • 过九华山 - 苏辙 - [宋]

    南迁私自喜,看尽江南山。孤舟少僮仆,此志还复难。局促守破窗,联翩过重峦。忽惊九华峰,高拱立我前。萧然九仙人,缥缈凌云烟。碧霞为裳衣,首冠青琅玕。挥手谢世人,可望不可攀。我行竟草草,安能拍其肩。但闻有高士,卧听松风眠。松根得茯苓,状若千岁鼋。煮食一朝尽,终身弃腥膻。腹背生绿毛,轻举如翔鸾。相逢欲借问,
  •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 - 苏辙 - [宋]

    惭愧江淮南北风,扁舟千里得相従。黄州不到六十里,白浪俄生百万重。自笑一生浑类此,可怜万事不由侬。夜深魂梦先飞去,风雨对床闻晓钟。西归犹未有菟裘,拟就南迁买一丘。舟楫自能通蜀道,林泉真欲老黄州。鱼多钓户应容贳,酒熟邻翁便可留。従此莫言身外事,功名毕竟不如休。
  • 自黄州还江州 - 苏辙 - [宋]

    身浮一叶返湓城,凌犯风涛日夜行。把酒独斟従睡重,还家渐近觉身轻。岸回樊口依稀见,日出庐山紫翠横。家在庾公楼下泊,舟人遥指岸如赪。〈江州城下土赤如赭。〉
  • 和胡教授蒙太守策试诸生 - 苏辙 - [宋]

    著籍初同阙里多,采芹先致鲁风和。欲将大策观胸胆,尽召中堂列雁鹅。终日正言何忌讳,几人余力尚委蛇。岂惟太守知为政,仍见先生善设科。
  • 临江萧氏家宝堂 - 苏辙 - [宋]

    高人不解作生涯,唯有中堂书五车。竹简多于孔氏壁,牙签新似邺侯家。田园岂是子孙计,青紫今为里巷夸。富贵早知皆有命,君应未厌十年赊。
  • 陪毛君游黄仙观 - 苏辙 - [宋]

    李叟仙居仍近市,黄公道院亦依城。定应昔日山林地,未有今时鸡犬声。白鹤翻飞终不返,黄冠憔悴只躬耕。试従车骑寻遗迹,恐有居人解养生。
  • 次韵王适新燕 - 苏辙 - [宋]

    好雨纤纤润客衣,新来双燕力犹微。似嫌春早无人见,故待帘开掠地飞。南国花期知不远,中原寒剧未应归。养雏不怕巢成早,记券朝为启扉。
  • 官居即事 - 苏辙 - [宋]

    官局纷纭簿领迷,生缘琐细老农齐。偷安旋种十年木,肉食还须五母鸡。对酒不尝怜酤榷,钓鱼无术漫临溪。此身已分长贫贱,执爨缝裳愧老妻。
  • 山橙花口号 - 苏辙 - [宋]

    故乡寒食荼醾发,百和香浓村巷深。漂泊江南春欲尽,山橙仿佛慰人心。
  • 江州周寺丞泳夷亭 - 苏辙 - [宋]

    行过庐山不得上,湓江城边一惆怅。羡君山下有夷亭,千岩万壑长相向。山中李生好读书,出山作郡山前居。手开平湖浸山脚,未肯即与庐山疏。道州一去应嫌远,千里思山梦中见。青山长见恐君嫌,要须罢郡归来看。
  • 送姜司马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七岁立谈明主前,江湖晚节弄渔船。斗鸡谁识城东老,丧马方知塞上贤。生计未成归去咏,草书时发醉中颠。当年不解看齐物,气踊如山谁见怜。
  •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 - 苏辙 - [宋]

    梁苑相従簿领中,清风相逐画船东。婆婆江海凌云鹤,饮啄笼樊失渚鸿。别后丹砂迷旧诀,愁来白发变衰翁。此间诗老仍勍敌,正忆高吟酒盏空。
  • 次韵毛君偶成 - 苏辙 - [宋]

    年来衰病正相兼,薄宦奔驰尚未厌。诗句空多浑漫与,俗缘已重不须添。聱牙向物知难合,疏懒怜公独未嫌。时听渊明咏归去,犹应为我故迟淹。
  • 次韵毛君留别 - 苏辙 - [宋]

    问天乞得不訾身,屈指人间今几人。鱼纵江潭真窟宅,鹤飞松岭倍精神。清风吹雨停归骑,旧圃留花送晚春。自号白云知有意,便従丹灶拂埃尘。
  • 雨后游大愚 - 苏辙 - [宋]

    风光四月尚春余,淫雨初乾积潦除。寺萧条仍负郭,闲官疏散亦肩舆。摘茶户外烝黄叶,掘笋林中间绿蔬。一饱人生真易足,试营茅屋傍僧居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