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十日南归马上口占呈同事 - 苏辙 - [宋]

    南辕初喜去龙庭,入塞犹须阅月行。汉马亦知归意速,朝旸已作故人迎。经冬舞雪长相避,屈指新春旋复生。想见雄州馈生菜,菜盘酪粥任纵横。
  • 次韵子瞻送陈睦龙图出守潭州 - 苏辙 - [宋]

    海上石桥馀折栋,大舶记君过铁瓮。东行万里若乘空,老蜃辰鲸应入鞚。波摇风卷卧不起,免教髀肉鞍磨痛。归来过我话艰苦,惊汗津津尚流汞。海涯风物旧图,错落天吴兼紫凤。至今想象隔人世,往往风涛吹昼梦。长沙欲往压飞楫,幸有千兵作迎送。文章清逸世少比,科第峥嵘声自重。远行屡屈众所叹,出祖谁攀车欲动。明朝鼓角背王城
  • 秋雨 - 苏辙 - [宋]

    禾田已熟畏愁霖,积潦欲乾泥尚深。一雨一凉秋向晚,似安似病老相侵。人间有尽皆归物,世外无生赖有心。要覔尘埃不到处,一灯相照夜愔愔。
  •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- 苏辙 - [宋]

    南国家家漾彩?灵,芙蕖远近日微明。梁山泊里逢花发,忽忆吴兴十里行。终日舟行花尚多,清香无奈着人何。更须月出波光净,卧听渔家荡桨歌。行到平湖意自宽,繁花仍得就船看。回头却向吴侬说,従此远游心未阑。花开南北一般红,路过江淮万里通。飞盖靓妆迎客笑,鲜鱼白酒醉船中。菰蒲出没风波际,雁鸭飞鸣雾雨中。应为高人爱
  • 除夜 - 苏辙 - [宋]

    老去不自觉,岁除空一惊。深知无得丧,久已罢经营。黄卷讥前失,清樽借后生。何年遂疏懒,伏腊任躬耕。
  •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醉里题诗偏韵恶,秋来劝酒益杯深。不才多病俱非敌,绿绮缘何得报金。
  •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庵中独宿雨垂垂,永夜无人款竹扉。灰冷铜炉香欲灭,床头一点葛灯微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麦生置不视,麦熟为一来。我懒客亦惰,田荒谁使开。勤事知有获,直驾独未回。交游悉吾病,门巷多苍苔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我生无定居,投老旋求宅。未暇栋宇完,先问松筠碧。床锐日益销,车辖转生涩。东家虽告贫,鬻否犹未必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偶自十年闲,非继七人作。早岁漫云云,志大终落落。齿发已半空,头颅不难度。颜曾本吾师,终身美藜藿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至人竟安在,陶铸皆秕糠。世俗那得知,楚楚事冠裳。方醉狂正作,吾语未可庄。天定能胜人,更看熟黄粱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老佛同一源,出山便异流。少小本好道,意在三神洲。子房见黄石,愿封小国留。终老预人事,断谷为吕忧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苍然涧下松,不愿世雕刻。斧斤百夫手,牵挽千牛力。断成华屋柱,加以缀衣饰。人心喜相贺,松心终自惜。
  •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汲汲陷有为,昏昏堕无记。湛然古井水,心在独无意。读书非求解,食粟姑自遂。幸有三男子,力田奉租税。
  • 滕王阁 - 苏辙 - [宋]

    客从筠溪来,欹仄困一叶。忽逢章贡余,滉荡天水接。风霜出洲渚,草木见毫末。势奔西山浮,声动古城嶪。楼观却相倚,山川互开阖。心惊鱼龙会,目送凫雁灭。遥瞻客帆久,更悟江流阔。史君东鲁儒,府有徐孺榻。高谈对宾旅,确论精到骨。余思属湖山,登临寄遗堞。骄王应笑滕。狂客亦怜勃。万钱罄一饭,千金卖丰碣。豪风相凌荡,
  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杜门本畏人,门开自无客。孤坐忽三年,心空无一物。
  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众音入我耳,诸色过吾目。闻见长历然,灵源不受触。
  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慈心净无垢,尚爱南斋竹。当暑得清风,冷然若新沐。
  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老桧真百尺,疏竹疑千亩。纷纷霰雪中,见此岁寒友。
  •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栽竹种松桧,十年未成阴。昔人定知我,为我养南林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