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苏辙诗集》

中共收录了1920首诗词:
  • 上元前雪三绝句 - 苏辙 - [宋]

    闭门不问门前事,灯火薰天自不知。闻道朝来雪又下,老人今岁未应饥。
  • 上元前雪三绝句 - 苏辙 - [宋]

    天公似管人间事,近事传闻半是非。但使麦田饶雨雪,饥人得饱未相违。
  • 上元夜适劝至西禅观灯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三年不踏门前路,今夜仍看屋里灯。照佛有余长自照,澄心无法便成澄。追欢狂客去忘返,入定孤僧唤不譍。更到西禅何所问,隔墙鱼鼓正登登。
  • 十一月一日作 - 苏辙 - [宋]

    昼短图书看不了,夜长鼓角睡难堪。老怀骚屑谁为伴,心地空虚成妄谈。酒少不妨邻叟共,病多赖有衲僧谙。积阴深厚阳初复,一点灵光勤自参。
  • 食樱笋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一旱经春草木焦,朱樱结子独盈条。盘中宛转明珠滑,舌上逡巡绛雪消。仰嗫佳人露犹湿,偷衔啼鸟语尤娇。南方荔子争先後,羞见炎风六月烧。
  • 食樱笋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林竹抽萌不忍挑,谁家盈束伴晨樵。箨龙似欲号无罪,食客安知惜後凋。不愿盐梅调鼎味,姑从律吕应箫韶。林间老死虽无用,一试冬深雪到腰。
  • 试院唱酬十一首其八次前韵三首之二 - 苏辙 - [宋]

    门前溪水似渔家,流浪江湖归未涯。邂逅高人来说法,支离枯木旋开花。诸生试罢书如积,剧县归时讼正哗。安得骑鲸从李白,试看牛女转云车。
  • 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二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面山负海古诸侯,信美东方第一州。胜势未容秦地险,奇花仅比雒城优。新丝出盎冬裘具,贡枣登场岁事休。铃阁虚闲官酿熟,应容将佐得遨游。
  • 送颜复赴阙 - 苏辙 - [宋]

    簟瓢未改安贫性,凫绎犹传直道余。不见失官愁戚戚,但闻高卧起徐徐。居中旧厌军容讲,补外仍遭城旦书。此去将身置何许,秋风未免忆鲈鱼。
  • 戊子正旦 - 苏辙 - [宋]

    百岁行来已七分,筋骸转觉不如人。法传心地初投种,雨过花开不待春。识路一时如有得,到家诸事本非新。旧陈刍狗今无用,付与时人藉两轮。
  •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春秋无麦自当书,况复秋田水潦余。一雪端来救焦槁,千箱乞与等亲疏。消残瘟疠曾非药,蚀遍陈根不用鉏。犹恐远村沾未足,试呼农圃问何如。
  • 喜雪呈鲜于子骏三首 - 苏辙 - [宋]

    茧纸铺庭几误书,杨花糁迳未春余。积随平野分高下,舞信微风作密疏。解使游人似姑射,仍令飞鸟变舂鉏。共惊天巧无能学,造物无心本亦如。
  • 戏题三绝 - 苏辙 - [宋]

    懊恼嘉荣白发年,逢人依旧唱阳关。渭城朝雨今谁听,砑鼓跳踉一破颜。
  • 戏题三绝 - 苏辙 - [宋]

    谢傅凄凉已老年,胡琴羌笛怨遗贤。使君於此虽不俗,挽断髭须谁见怜。
  • 戏题三绝 - 苏辙 - [宋]

    遍地花钿叹百年,苍颜白发意凄然。回头笑指此郎子,破贼将来知有天。
  • 逊自淮康酒官归觐逾旬而归送行二绝句 - 苏辙 - [宋]

    官期未汉许宁亲,平日宦游无此恩。雨遍公田及私亩,学书兼得问筠孙。
  • 逊自淮康酒官归觐逾旬而归送行二绝句 - 苏辙 - [宋]

    乘田委吏责无多,旧学年来竟若何。开卷新诗可人意,到官无复废吟哦。
  • 扬州五吟其二平山堂 - 苏辙 - [宋]

    堂上平看江上山,晴光千里对凭栏。海门仅可一二数,云梦犹吞八九宽。檐外小棠阴蔽芾,壁间遗墨涕丸澜。人亡坐使风流尽,遗构仍须子细观。
  • 杨主簿日本扇 - 苏辙 - [宋]

    扇从日本来,风非日本风,风非扇中出,问风本何从。风亦不自知,当复问太空。空若是风穴,既自与物同。同物岂空性,是物非风宗。但执日本扇,风来自无穷。
  • 颍州择胜亭诗 - 苏辙 - [宋]

    我嗟世人,谁实与谋。生伏其庐,死安於丘。既成不化,窘若絷囚。我行四方,所见或不。江海之民,生托于舟。前炊釜鬵,後凿匽溲。昼设豆觞,夕张衾稠。出入涛澜,归宿汀洲。与风皆行,与水皆浮。坐食网罟,以鱼去留。居无四邻,行无朋俦。胡貊之民,驾车以游。外缠毳韦,内辑貂鼬。美水荐草,驱马纵牛。逐射兔鹿,聚爬薪槱。
  • 苏辙
  • 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 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 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 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[苏辙诗集]